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穿越千年取经 公共文化的品位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近日,网友“史雷鸣博士”针对陕西西安市地铁三号线大雁塔站壁画发微博称,玄奘去的是天竺,公元六百多年。而泰姬陵则是一千年后的莫卧儿王朝时的建筑。天竺是佛国,莫卧儿王国是伊斯兰王朝。玄奘去一千年后的伊斯兰国家取古兰经吗?(2月14日《华商报》) 

  在人口流动迅速的当下,地铁满足了人们低成本、高效率的出行诉求;地铁车站文化墙作为一个公共空间,有助于提升公众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穿越千年去取经”的时空错位,显然损伤了这幅壁画的价值实现。如果我们仔细梳理,就会发现不少滑稽与荒诞的“穿越故事”——孙思邈“唐朝人读明朝书”也好,李白“举杯邀明月”举的杯子是商代铜爵也罢,不少古代名人都遭遇了“被穿越”。 

  公共文化产品不仅具有审美的功能,还具有教化的功能。背离了事实的“被穿越”,难免会让一些人形成错误的价值认知。尽管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但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却应该成为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的根本。脱离了实际的“穿越千年去取经”尽管被披上了“画面强调时空观的交错视觉表现”的“遮羞布”,也难免会对少数人形成误导。作为一个公共文化产品,地铁车站文化墙不能成为被忽略、被漠视的边缘地带。让公共文化产品少一些“穿越千年去取经”的张冠李戴,多一些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地铁车站文化墙才会更有格调、更有品位。   杨朝清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