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今天,你为什么而读书——写在第12个“世界读书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当昨天的暮色渐起,这第12个世界读书日所发生的林林总总汇聚眼前,历史在静静注视着当下这个时代的人们——— 
  今天,你为什么而读书? 
  古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广告说:知识改变命运。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卷墨书香,折射时代。 
  这份热情让人感动 
  昨晨6点40分,北大未名湖畔,一群聚集的年轻人传出阵阵诵读声。 
  读的是什么?昨天电话里,组织者之一、公益社团“一耽学堂”专职干事郝光明特地向记者又读了一遍:“……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这是国学经典《大学》中的一段,大意是:对喜欢的人知道他的坏处,对厌恶的人知道他的好处,这种情况太少了,所以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儿子的坏处,都不满足自己田里禾苗的壮实。这就是不修养好自身就不能整齐自己家庭的原因。经典《大学》的根本道理,在于彰明人自身的光明德性,使之除旧布新而成为新人,以达到完美至善的境地。这群读书的人,是北大青年学子。这是他们对北大清华等30所高校社团倡议全国青年学子“晨读经典”的一个响应。 
  “我本以为国学已经在青年中式微了,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人参加晨读。看着那一张张陌生的脸,我发现了一种熟悉的东西,那是对我们伟大文化的崇敬与渴望。清晨在宁静的校园中诵读经典,心情也逐渐变得沉静。这里没有纷纷扰扰的浮躁道理,只有先贤们对生活的领悟。”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生肖慧凌说:“晨读,带给我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一种久违的感动。” 
  联合倡议的,还有上海的华东师大。该校“根与翼”读书会的李旭告诉记者,他们的晨读,是在学校的小河边,河上有座桥,桥边有片林,一片雪杉林里,一个无名角落,他们自称为“轩”。 
  在这份倡议上,著名的学者汤一介、朱德生、钱理群等9人联名支持。“养成读书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益的。”钱理群教授很赞成青年晨读:“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晨读就是这样的小事情。”而李景林教授向记者表示:“我经常提醒自己的孩子,你都长到20多岁了,完整地读过几本经典书籍?” 
  昨天,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17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在全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在这个并不太为人所熟知的“读书日”里,北京,各大书店推出论坛、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广州,“万人数字阅读体验活动”迎接“世界读书日”;黑龙江,省图书馆免费开放迎“世界读书日”;深圳、香港、澳门,三地联合举行“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重庆,上千市民聚集倡导全民阅读……这一天,从南到北,从老到少,依然有那么多的人在记着这个日子,在关注这个日子,并且在做着些有益的事情。 
  是否,会有那么一点感动? 
  这些调查让人忧心 
  记者昨在宝山区随机抽取某初中一、二年级学生100人,调查结果显示:有52%的人知道昨为世界读书日;89%的人平时有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但仅有35%的人,平均一周阅读2本以上课外书籍;仅有16%的人,保证每天阅读2小时以上。 
  类似的调查数据,还可以举出很多。广州一份调查称:“虽然有74.5%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不可取代,但在现实中只有7.6%的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时间‘至少1小时’;77.8%的学生‘想阅读,但时间都被功课挤满’。”而另一项调查称:中国儿童阅读量仅及美国儿童的六分之一。 
  那么,普通市民们呢? 
  记者再访沪上五家书店:贝塔斯曼、上海书城、设计书坊、古籍书店和大众书局。后四家都张贴着“贺世界读书日活动”、“纪念世界图书与出版日”的海报,搞起了各种活动。在设计书坊,前50名购书者每人送一枝百合花。在上海书城,一进门就可以看见三张鲜艳的大海报“我和阅读有个约会”,现场开展了购书优惠和征文活动。在古籍书店,长达两米的海报贴在玻璃门上,路人纷纷侧目。而记者在上海书城随机采访的16位读者,包括老人、小孩、年轻人各个年龄段,却大多茫然摇头不知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当然,不知“世界读书日”,只要平时会读书、常读书就行。可正如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在《稀薄的阅读人口》一文中所称:统计文献显示,美国人均年购书9本,中国人均年购书2.4本,差4倍;日本人均年购买杂志20—30本,欧美人均年购买杂志10本,中国人均年购买杂志2本。在购买量上兼括书籍和杂志,他们是我们的4倍到5倍。 
  虽然,一项调查显示:在2004年,知道“世界读书日”的人仅占6%,商家更不会把它当“节日”营销;而仅仅3年后,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书店都悬挂出醒目的庆祝“世界读书日”标志。但我们更为关注的是,相比书店的热闹,中国的当代人们,平日读什么书、读多少书…… 
  我们只知道,去年的第四次全国阅读调查显示:中国平均每人每年只读4.5本书,读书率已降到1999年以来的最低值。 
  但愿,新一次的数据会上升。 
  这些曾经不能忘记 
  叶永烈(著名作家):北大读书那会儿,恰逢三年自然灾害,每月伙食费12块5毛,但我每月进一次城,就去逛东安市场和西单市场两个旧书摊,淘到很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珍贵的书。我记得最贵的是丁绪贤编写的《化学史通考》,5块钱精装本,左看右看,一咬牙买下。那时候,我的每张照片中,右肩总挎一个沉甸甸的包,里面装满了书。现在,我还保留着高中时的3张借书证,一是学校的,二是温州市图书馆的,三是市文化馆的。后来去北大,我就背了3套书,4本《古文观止》、4本《饮冰室文集》,还有一本《格言集》,里面一句格言“用笔写下来的,用斧头也砍不掉”,就是我人生写作的动力之源。 
  梁永安(复旦中文系教授):小学时正逢那个特殊年代,全家搬去了云南,不过当时的党校有图书馆,而且刚好就在我家楼上,虽说锁着,可实在想看呀,结果发现,那把锁只要轻轻一弄就开了!高尔基、列宁都是那个时候进入脑海的。后来下乡插队去了农场,那里没书,就自己买了两大箱子带去。爱读书的朋友们形成一个圈子,得到了书,就互相轮着看。想想那时,看看现在,真应该好好珍惜。 
  丁柏铨(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农村插队时,白天田间劳动,晚上4个知青就着一盏煤油灯看书,一本《农村卫生手册》也可看得津津有味。后来被迫卖掉家中数百册文学作品时,真感到一股难以名状的无奈和苦涩。1977年恢复高考,第二年春我考上南京大学,对读书的感觉只能用如饥似渴来形容。印象最深是叶子铭教授的《论茅盾四十年的文学道路》一书,我被其中蕴含的思想火花所折服,不仅因此选修了叶先生主讲的《茅盾研究》课程,课余更是“泡”在图书馆,找来了许多和茅盾有关的书籍和报纸,抄了满满好几本笔记本,像发现新大陆一般,找到了做学问的方向和灵感,10余年后完成了《茅盾早期思想新探》一书。后来转向新闻理论研究,在全新领域中探索,也是靠读书所获得的营养支撑。一本好书,真的可很大程度影响一个人的人生。 
  这种国风不能丢弃 
  读书,究竟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 
  “晨读首先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支持北大清华青年学子晨读倡议的九学者之一李汉秋昨天对记者说道:“传统文化就是民族的身份证,作为中国大学生对典籍中的精神理应有所领悟,这是提高人文素质,提高人文精神的普遍需要,也是保持民族文化主体性,保持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性格的必然要求。” 
  读书,还是获取信息、跟上时代的需要。“我仍然认为,读书是最重要的渠道,它是知识大厦中的一堵承重墙,书的知识含量是最高的。”叶永烈将书分为冰雕式的和青铜雕式的,“冰雕式的书外表华丽,却是过眼烟云,太阳一出来就融化了。青铜雕式的书则堪称经典,有永久的保留价值,是可以陪伴你几十年的身边顾问。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犹如一日三餐,给人营养力量。”李汉秋则提出:“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读书也要有大变革。当今需要综合型、多学科、跨学科人才,要以宏观、发展的眼光读书,才能跟上时代要求。” 
  除了这些,今天,我们还为什么而读书? 
  昨日记者找到北京国民阅读促进中心负责人程三国,他正在筹建国内首家以“阅读”为主题的博物馆。程三国说:“博物馆的定位,就在于参观者了解和体验古今中外的阅读文化和阅读文明,同时在时尚创意的空间中亲身体验阅读的个性和愉悦,促使观者产生热爱阅读和迷恋阅读的意愿,进而将阅读文化的理念辐射到生活习惯中去。这里,“阅读”是为了身心的愉悦而进行的“悦读”。 
  的确,当我们走过数千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当我们从“知识就是力量”发展到“知识改变命运”,今天,我们依然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时也可从读书中获得本然的快乐。读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快乐而健康,它积极而向上,它关乎全面发展。值得高兴的是,据上海市读者学会统计,目前申城市民的人均书本拥有量已经达到了50本。和过去出于个人累积学识来选择读书有所不同的是,如今不少读者读书为的正是———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书香门第有家风,在今天,读书也应当成为我们民族的国风。在2007年的这第12个“世界读书日”,让我们重温高尔基的那句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让我们追忆诗经时代的国人,那唱吟相袭的风气。让我们记住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等17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在全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那句话——— 
  “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