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学者:“风花雪月”不应成上海文坛的追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闻午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作为中国新文学的发祥地之一,上海素有中国文学半壁江山之称。近年来,上海的文学创作颇为活跃,常常能够反映潮流而领风气之先。但是,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文学创作却鲜有能够反映其传奇历史、金融城市的复杂性和独具都市风味的鸿篇巨制。
是上海文学缺乏原创力,上海作家对本土题材不感兴趣,还是另有原因所在?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沪上有关的专家学者。
【布局】
“今后五年,是上海文学事业发展迈向新台阶的关键时期。”
上海是一座文学富矿
上海作协党组书记孙颙日前在“五个一工程”上海颁奖大会上的发言指出,上海的文学创作、文学出版与上海这座城市在国内、国际上所处的地位相比,和兄弟省市风生水起的文学创作、出版潮涌相比,有明显的差距,“我们缺少深沉、大气、厚重、有重大影响力和震撼力的作品;缺乏对社会整体、深刻的认识,疏于对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的深层思考。”
孙禺页也对上海文学今后五年的发展进行了描述。他指出,今后五年,是上海文学事业发展迈向新台阶的关键时期。上海不平凡的发展之路以及其间可歌可泣的人和事,都为文学创作提供了采掘不尽的文学元素和文学营养:
●要下大力气推动像《汽车城》、《东方大港》这样和上海改革开放密切相关的重大题材的作品创作,如浦东开发、经济、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建设的题材,而金融的复杂性,为文学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但至今没有深入这方面的作品。
●要努力描绘上海在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形成的历史画卷,讲述这座城市老百姓以及他们为上海发展做出的值得世人称道和回味的故事。
●要充分挖掘上海历史文化的积淀,讲述在上海开埠及上海城市形成过程中黄道婆、徐光启这样的著名历史人物的精彩故事。
对于现代上海,猎奇的故事写得不少了,但厚重的内容比如讲述商务印书馆、江南造船厂这样近代最大的文化出版基地和产业工人摇篮的历史和沧桑,还大可挖掘。
●要充分把握上海开埠一百多年形成的历史文脉,展现海派文化、民俗文化魅力。
●要立足民族土壤,开掘上海开埠后上海人民反抗封建殖民统治的奋斗史、发展史,折射上海人民追求文明进步和不断成熟壮大的影像,创造出面向世界的文学。
【传统】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以农村经验的写作为主体的,作家们对大
都会经验的严重匮乏导致了相关文学作品的匮乏。”
都市写作尚未形成传统
受访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写作乡村题材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一以贯之的深厚传统,偏离这一文学传统的都市写作,对大多数作家来说还很难把握。
《萌芽》杂志主编、作家赵长天指出,中国长期以来是农业社会,“到目前为止,全国文坛上能够被认可的比较好的作品,大多都是农村题材。”
作家孙甘露的看法与赵长天不谋而合:“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以农村经验的写作为主体的,作家们对大都会经验的严重匮乏导致了相关文学作品的匮乏。西方第一流的城市作家,其作品在中国影响也不广泛,往往只能印个五六千册而已。”
同济大学张闳教授则告诉记者,上海作家对本土不够关注,是因为身处上海,受到地域性的局限很小,社会的高度开放和城市生活的国际化,允许作家涉猎更多的题材,“内地作家关注本土,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因为受地域空间的限制比较大。”
市民意识并不关注主流
华师大中文系杨扬教授认为,上海之所以没有诞生主旋律题材的鸿篇巨制,与上海的市民传统不无关系,“曾有美国的专家分析说,上海的市民传统和国家没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所以,上海的作家在开掘宏大历史巨篇方面进行创作,存在困难是必然的。”
杨扬对上海文学现状还是比较认可的。“上海文学事实上作品不断,也独具特色。上海的市民空间是完全能够出现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沪上文坛其实还是比较活跃的,新概念作文是在上海举办的,‘8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都在上海诞生,中国最大的文学网站也是在上海诞生的。上海文坛所缺的只是反映主流意识形态或与之相呼应的文学。”
不过,杨扬并不否认上海可能出现大作品。“这也要看机缘,上海当年就曾出现过像《于无声处》和《伤痕》这样的作品,将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题材】
“创作都市题材需要更大的气魄才能凸现宏大历史感,但大部分作
家目前都明显缺乏准备。”
历史题材需要深厚积淀
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虽则不长,但近现代以来也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为什么沪上文坛至今没有出现优秀的历史题材作品呢?
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叶辛指出,要写出厚重的有地域特色的史诗作品,对作家的个人阅历要求相当高,不是有好题材就能出好作品的,年轻作家更是不易为之。
赵长天向记者透露,他本人手头上就有一个海关题材的作品。为了创作这一小说,他对相关材料的阅读量已过千万字,却仍难以下笔。“历史题材,对年龄和阅历都有所要求。比如说唐浩明写《曾国藩》,就是以他十几年来整理曾国藩年谱的工作作为基础的,否则就根本写不好。”
生活碎片化把握难度高
赵长天表示,作家想要表现城市生活其实很难。不单是上海,目前各大城市都存在表述困境。城市生活飞速发展,作家对城市越来越陌生。“在过去的城市生活中,工农兵各个阶层泾渭分明。现在的上海呢?圈子太多。比如在沪台商有自己的圈子,金融业有自己的圈子。况且,很多圈子难以让作家去深入。社会阶层越多,社会生活也就越复杂。这使作家对都市生活很难有整体的把握。”
张闳指出,城市的空间和生活现实目前都缺乏稳定性。他认为,老一辈作家更习惯于去描述相对稳定的时空。“目前形势正在急剧变化,大量原初的经验已经流失了。这意味着创作都市题材需要更大的气魄才能凸现宏大历史感,但大部分作家目前都明显缺乏准备。”
【作家】
“很多作家的写作被报纸、杂志、电台和电视台的的各个专栏零散化了。”
分散创作难有厚重作品
上海难以产生厚重的文学作品,自然也与上海作家的创作模式有关。但专家认为,这个主要责任并不完全在作家身上,而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
华师大中文系罗岗教授认为,上海文学在自我创造和社会关怀两方面的确存在某种脱节,“这是因为上海为许多作家提供了条件,让他们作为社会名流参与和融入到时尚生活中去。很多作家的写作被报纸、杂志、电台和电视台的的各个专栏零散化了。他们因而不能长时间地专注于长篇叙事。以西安的作家来比较,如贾平凹在当地虽然也是文化名流,但社会活动比上海作家相对要少一些,其主要精力就能放在长篇写作上。”
作家不愿成为“传声筒”
罗岗同时指出,上海这个城市的高速变化,使作家对生活层面的整体性把握难度增加。
罗岗举例说,上海现在很难出现像《上海的早晨》和《子夜》等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和巨大的历史转变结合在一起,背后有着作家对时代的一整套看法。但当生活片断化、经验零散化、创作相对分散,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性把握如何产生?这被罗岗视为摆在所有中国作家面前的难题。
罗岗认为,在整体把握有困难的情况下,自视甚高的上海作家不太愿意去涉足宏大的题材。“去写一些单薄的‘时政传声筒’式的作品,在他们看来,还不如不写。”
【出路】
“年轻作家的笔下最终会出现新上海,但我们还需要时间来等待。”
上海作家存在本土优势
华师大中文系倪文尖教授表示:“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会,都市经验要找寻文学的形式,问题被摆在全中国作家的面前,但任务却首先落到上海作家的肩上。”
倪文尖教授还指出,在都市经验的写作方面,上海作家相对更具优势,因此也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上海这些年的变化过于迅疾,中国作家耐不住穷,也不耐富,生活中诱惑太多。以文学形式表现都市题材本来就是一个难题,我们的作家们干得却不是特别卖力。因此,没有一流的作品出现,也就不奇怪了。”
寄望年轻作家的新视角
在上海这样一个有着殖民历史,一度表现为十里洋场的城市,风花雪月的怀旧写作异常发达。张闳教授批评怀旧写作虚幻感太强,不是上海文学应该追求的出路所在。“这种创作,更适合于王家卫和李安那种和上海有着疏离感的人。如果你天天经过淮海路,对‘霞飞路’就不会有太多想法了。”
张闳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作家身上。“年轻作家没有成见,也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或许能够为都市文学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创作方式。他们的笔下最终会出现新上海,但我们还需要时间来等待。”(记者 干琛艳)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