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内蒙古红山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国学网综编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经历六个不同发展阶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院长、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20世纪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经历六个不同发展阶段。
20世纪30年代以前,对于红山文化内涵与特征的认识尚不清楚,田野工作仅限于小规模的地表调查。根据调查资料,中国
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认识到西辽河流域南北之间的文化差异,并已注意到长城地带作为南北文化接触地带研究的重要性,成为较长时期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及红山文化研究的指导性意见。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东亚考古学家对赤峰红山后遗址的第一、二住地进行发掘,获得一批重要的红山文化实物资料,并出版了发掘报告《赤峰红山后》,提出了赤峰第一期文化、赤峰第二期文化的命名。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对红山文化的研究仍旧停留在《赤峰红山后》报告所公布的材料,但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国内外诸多史前考古学家已经形成了共识。
20世纪50年代,红山文化研究步入正轨,并由此确立了该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主要标志性工作有两项:—是1954年正式提出“红山文化”的命名;二是1956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对红山前的三个地点和红山后的一个地点进行了调查和试掘,获得一批重要的实物标本,对《赤峰红山后》报告中的错误结论予以更正,提高了对于红山遗址群及红山文化研究的总体认识。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围绕红山文化这一重要课题,对于赤峰蜘蛛山、西水泉、敖汉旗白斯朗营子四棱山、三道湾、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等遗址的调查和主动性发掘,极大地丰富了红山文化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红山文化发现与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辽宁喀左东山嘴遗址的发现,第一次明确了红山文化祭坛的形制。而牛河梁遗址的发现,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在各个地点积石冢石棺墓内出土一批具有明确地层关系的红山文化玉器,辉煌的红山文化玉雕群最终得以确认,同时还发现女神庙、祭坛、大型祭祀平台等相关遗迹。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田野考古资料的日渐丰富,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年代序列和谱系关系得以建立,红山文化综合研究水平整体显著提高。巴林左旗二道梁、克什克腾旗南台子、林西县白音长汗等遗址均发掘出红山文化房址或墓葬,出土一批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红山文化实物资料。红山文化玉器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

红山文化时期原始农业相当成熟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考古专家近年来深入研究表明,在红山文化经济形态中,农业占很大比重,原始农业相当成熟。
据赤峰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滕海键介绍,红山文化属农业和采集、狩猎和捕捞相结合的混合型经济形态,亦称复合型经济形态。在已经发掘和发现的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石器及其他器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和农业有关系的。
红山文化的石器,依其加工方法可分为打制、磨制、琢制和压削四种。主要器类有宽刃石耜、双孔石刀、斧、锛、凿、石磨盘、石磨棒以及三角形平底或凹底石镞等。其中石耜最为多见。这种石耜多磨制而成,长度在30厘米至35厘米之间,形态主要有桂叶形和烟叶形两种。
红山文化的石耜选材较坚硬,形制更加规范,身部窄长,刃端明显增宽,较之赵宝沟文化的石耜更具实用性。红山文化的石耜可能具有松土翻地等多种功用,当为整地工具,是犁的一种原始形态。以石器制作水平推断,红山文化先民们应当能够制作木质耒耜,但因木质材料难以保存下来,故难以见到木质耒耜遗留物。
红山文化的石刀长度一般在10厘米左右,有长方形和桂叶形两种。石刀一侧有刃,靠近背部有两个并排的钻孔,用以系绳。红山后和西水泉等遗址中还出土有穿孔蚌刀,也有长方形和近半月形两种。从形制上推断,红山文化的石刀和蚌刀当是用作收获野生植物或种植作物的农具。
红山文化的石磨盘和石磨棒个体较大,制作精细,可能是用作去壳碎粒的工具。由此看来,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已能够制造整地、收获和加工脱粒三类配套农具,这说明红山文化的农业生产力已达到了一定水平,农业收获物在人们的食物来源中占很大比重。

红山文化体现典型定居农业生活方式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考古专家近年来对红山文化的深入研究表明,红山文化时期原始农业成熟,体现了典型定居农业生活方式。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中较重要的文化,1935年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红山后村,1954年被命名为“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是彩陶和细石器共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彩陶、之字纹陶器和细石器等为基本特征。
据赤峰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滕海键介绍,红山文化属农业和采集、狩猎和捕捞相结合的混合型经济形态。在已经发掘和发现的石器及其他器类中,大部分属于农业器具。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穿孔石斧、叶形石耜和蚌刀,可以作为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生产工具的代表。这标志着红山文化居民进入了锄耕或粗耕农业阶段。
红山文化上承兴隆洼文化,下启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东亚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体现了典型的定居农业生活方式。
住房是定居的主要标志,红山文化的住房多为半地穴式,且有由半地穴式向地面建筑发展的趋势。大量丰富多彩的陶器和陶窑的发现亦可作为定居生活的佐证。在四棱山遗址发现了一批陶窑,可能是一个陶器生产制作中心。特征陶器筒形罐和筒形器笨重而无耳,只适合定居生活者使用。
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说,红山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定居农业文化,这种定居农业文化与中原乃至中亚或西亚定居农业文化有某些共同之处。
此外,考古学家对于红山文化的时空分布、分期等问题也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据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放射性碳素测定和交叉断代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上线距今6500年左右,下线距今5000年左右,延续的时间大致有1500年的时间。

红山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取得三项重要成果
进入21世纪以来,红山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据赤峰学院院长、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2000年以来,红山文化考古发现与研究主要取得了三项重要成果。
第一,2001年至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发掘了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该地点是一处距今5300年至5000年的红山文化长方形环壕聚落,填补了红山文化晚期研究资料的空白。
聚落房址偏小,均为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大体成排分布,窖穴分布在房址外围,排列密集,充分反映出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组织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单一家庭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生产和生活单元。
第二,2001年7月,敖汉旗博物馆对草帽山遗址第二地点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获得一批红山文化晚期重要的遗迹、遗物资料。该地点清理出分层砌筑的石墙基址,其内分布有方形的祭坛和小型石棺墓,共7座。
草帽山遗址内坛冢结合分布,祭祀功能十分突出,是新世纪红山文化考古较重要的收获。
第三,2002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牛河梁第十六地点进行发掘,发现一座大型石棺墓。墓内出土玉凤、箍形器、玉人各1件,玉环3件,绿松石坠饰2件。
这是目前所发现的规格最早的一座红山大型墓葬,虽未见勾云形器,但和箍形器共同出土的玉人和玉凤,代表了一种新型的高规格玉器组合关系,对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结构和用玉制度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其主体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年代为距今6500年至5000年。该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在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十分显著的位置,与中原仰韶文化和东北诸多原始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红山文化研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红山文化的发现已有近70年的历史,在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和综合研究方面均已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深入开展红山文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但同时也应看到,红山文化研究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据赤峰学院院长、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介绍,红山文化研究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薄弱环节:
第一,红山文化目前分为四期,年代跨度约为1500年,目前三、四期的资料较丰富,一、二期的资料明显偏少,需要有意识加强寻找、发掘红山文化早期遗存,以便建立更完整的红山文化自身发展序列。
第二,与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相比,红山文化目前缺乏经过较大规模揭露的居住性遗址,对房屋形制、聚落布局、社会组织形态的认识尚显薄弱。
第三,红山文化积石冢多建在山梁或土丘的顶部,代表一种特殊的埋葬方式,具有鲜明的宗教祭祀意义。埋葬在积石冢石棺墓内的死者仅限于少数社会成员,推断生前应为享有特权的祭司阶层,死后多用玉器随葬,有关普通社会成员的完整墓地至今尚未发现,在墓葬形制及随葬方式等方面有无差异尚待证实。
第四,通常认为,红山文化时期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狩猎、采集和捕捞经济作为补充,但尚缺乏植物考古证据。
第五,关于红山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理论问题学术界争论颇多,需要在今后的田野考古和研究工作中寻找更有力的证据。
席永杰说,针对上述薄弱环节,通过开展富有成效的田野工作和综合研究,相信21世纪的红山文化研究必将在考古学界的努力下掀开新的一页。
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其主体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年代为距今6500年至5000年。该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在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占据十分显著的位置,在与中原仰韶文化和东北诸多原始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记者 丁铭
来源:新华网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