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河北新发现文物井喷 "百工图"堪比"清明上河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历时5年的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2011年底全面结束。经普查统计,我省不可移动文物总量达33943处,其中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21634处,复查不可移动文物12309处,复查注销不可移动文物1924处。文物数量“井喷式”增长,使得文物保护工作更加繁重。那么,目前我省文物保护现状如何,何种因素造成文物消失以及如何应对文物消失?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文物普查总领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毛保中。
全省文物总量是普查前两倍多
我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3943处,其中:古遗址17041处,古墓葬3941处,古建筑863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439处,石窟寺及石刻807处,其他78处。“门类齐全、数量众多、时代无缺环是我省文物的特点,这也更有利于研究河北历史及文化。”毛保中说,这次文物普查很重视近现代文物的调查,将工业遗产纳入了保护范畴。此次普查,新发现登记文物21634处,占总登记量的63.74%。新发现文物是普查前文物的152%,全省文物总量是“三普”前的238%。
全省11个设区市中,石家庄市文物增加最多,新发现文物3910处,复查登记文物957处,复查注销186处,文物总量增加了342%;其次是沧州和衡水,沧州普查前文物总数581处,普查后2134处,普查后文物总量是普查前的367%;衡水普查前331处,普查后1192处,是普查前的331%。邯郸市、张家口市、邢台市、唐山市、保定市普查后文物总量则翻了两番。“我省古遗址年代从早到晚连续性强,没有缺环。”毛保中说,西部山区是我省文物密集区,尤其古建筑、传统民居和早期遗址多分布在该地区,“深山里的文物人为破坏较少,往往保护得比较完整。”
发现众多遗址、古村落
此次,全省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413处,如隆化县隆化镇头道营后街遗址、围场县四合永镇西官地遗址等。而新发现的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更是填补了地区空白,崇礼县大水沟邓槽沟梁新时期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址,面积约52万平方米、遗物丰富,在冀北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在此次普查中还新发现多处战汉至辽金元时期大型遗址。献县小平王乡元昌楼遗址面积大,当地人称此地为“城上”。泊头市齐桥镇大傅村遗址,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120000平方米,根据采集标本推断此遗址从战汉遗址延续到宋元时期。
古村落也是一大发现,如石家庄井陉县大梁江一宅九院现存古民居院落百余座,每座四合院整体布局独特、功能划分明确、建筑外观新颖,门楼式样多变,建筑装修丰富多样,更好地再现了古民居丰富多样的特点。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