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把国学熬成一锅心灵鸡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华龙网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如今又是"国学热"。
图书榜上,于丹正红,抬头便见易中天。
任何一种热,都是发烧所致。从医学角度论,只要不是烧昏了头,发烧对人体是有好处的,能够激发免疫力,杀死一些病菌。"国学热"也是这个道理。适度地热一下,可以平复狂躁的心态,梳理泛滥的物欲,拉拽一路下滑的道德底线,对于世道人心,无疑颇有裨益。
在中国,很有一些思想者,对于国学的弊端极为警惕,甚至持全盘否定态度。尤其是在一个贫弱的年代,一味抱着书本,摇头晃脑诵经,的确不合时宜,难怪鲁迅先生痛切地说:"一本中国书都不要读。"
如今的"国学热",一方面是国运昌盛,人们找回了对自家宝贝的自信;一方面,无论如何热,国学都已退出了主流价值体系,它的地位和中药铺子相似。对于病人而言,这个世界没有先进的医院,全是中药铺子,未免有点可怕;但在医院之外,还有中药铺子,却让人有些安心。再食古不化的人,小病喜欢吃温柔的中药,但也懂得大病必须去医院动手术才有机会活命。
易中天和于丹所讲述的浅显国学,类似于中成药,提炼之后,去糟粕,取精华,熬成一锅心灵鸡汤,可口,养心,且不无营养。某些学术界权威对此二人的讨伐与鄙夷,其情状如同大医院的主治医生眼红卖保健品的名利双收,心理失衡而已。
国学里温柔敦厚的处世观,对于普遍浮躁的人心,的确是一剂清凉散。
朋友搞过一个神童国学班。有个5岁的神童很能学以致用,他对妈妈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妈妈,你可不要揠苗助长啊。"大约是妈妈对他提了过高的要求,他引经据典地来辩论,这无疑是很可爱的。有些时候,国学就不是这么灵光。譬如,我的七岁儿子很不听话,我只告诉他,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没办法用"二十四孝"里的故事来感化他。那些先进事迹,要么肉麻,要么愚蠢,要么残忍,极其不近人情。那个叫郭巨的孝子,因生活困难,想把儿子刨个坑埋了,省下钱来,奉养母亲。我就不敢告诉儿子这个故事,生怕他对奶奶从此有什么意见。
即便是稍近人情的"挨杖伤老"的故事,还是肉麻得很。假设说,我用棍棒打儿子时,发现他伤心流泪,便问他:"小子,是不是皮疼,以后还敢不敢啦?"儿子抹抹眼泪说:"爸爸,这一次你打我时,没有上一次疼。说明你的力气越来越小,身体越来越差了。我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伤心的。"我肯定目瞪口呆,心底寻思,这个小扯谎精,倒是适合去做个演员。
未来的国学教育,应该走两条路。对于大众而言,停留在浅显的层次,对它浅尝辄止就好。像易中天等人,选择精华部分,加上时尚包装,弄成心灵鸡汤,就是功德无量;另一条路,则是进行针对性教育。对于热爱传统的沉静少年,提供系统的国学训练,未必培养出如陈寅恪、梁漱溟这样的大儒,却能够为"往圣继绝学",留存美好的传统。
无须赋予"国学热"太多的意义,那样恐会造成误读。或许,它不再是理想的精神家园,却是一锅不错的心灵鸡汤。(崔建平 )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