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吕学明:东北亚早期铁器时代考古研究新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2011年12月9日到1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与日本札幌学院大学综合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东北亚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日、韩、俄四国家的20余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以公元前1千纪后半到公元一千纪前半的东北亚各地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为主要议题,从东北亚早期铁器时代聚落和早期铁器时代诸文化间的关系两个方面展开,旨在探讨早期铁器时代聚落和早期铁器时代诸文化间的关系两个方面展开,旨在探讨早期铁器时代东北亚地区古代文化的发展、演变、交流与融合的动态过程,为各国学者的工作和研究成果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加强东北亚各国考古学界之间的学术交流。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三江平原的七星河流域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工作。张伟、赵永军、田禾先生对“七星河计划”及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通过考古调查、航空遥感等手段,共发现汉魏时期遗址426处。确定了七星河流域的文化编年,即早期的滚兔岭文化(两汉时期)、晚期的凤林文化(魏晋时期)。根据聚落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将这些遗址划分为居住址、防御址、祭祀址、瞭望址和要塞址五类。各类型遗址组合在一起,形成16个聚落群,每个群有中心聚落,并存在全流域的中心聚落——凤林城址。通过调查和发掘,确认凤林城址有9个城区,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其早期遗存属于滚兔岭文化,而作为主体的晚期遗存则属于凤林文化。目前的资料表明,凤林文化直接脱胎于当地的滚兔岭文化,同时又明显地表现出受到波尔采文化、团结文化和老河深中层遗存等文化因素的影响。滚兔岭文化时期,已经建造了面积达690平方米的大型宫殿式建筑。凤林文化阶段,修筑了规模巨大的城址,其中心主城更是建造规整,有角楼和马面。黑龙江省的学者认为,凤林文化已经是早期国家。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的尤里·尼基金先生介绍了滨海省伊利兹乌托卡(Elizavetovka)1遗址2011年的发掘情况。该遗址位于一个小石山的顶部,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2011年发掘400平方米,发现3座房址。出土遗物以陶片为主,内涵较复杂,总体来看具有波尔采文化特征。滨海省铁器时代最早阶段的考古学文化有3个,即位于北部黑龙江流域的尤里卡(Urilskaya)文化,位于东北部的利多夫卡(Lidovskaya)文化和位于南部彼得大帝湾沿岸的杨卡夫卡(Yankovskaya)文化。其中杨卡夫卡文化目前已经发现300多处遗址,包括聚落、季节性营地、墓地和制陶址等四种类型。其14C年代为公元前500年~公元前300年。第二种考古学文化是克罗诺沃(Krounovskaya)文化。分布地域急剧扩大,涵盖了滨海省南部、朝鲜半岛东北部及中国邻境地区。陶器有深腹罐、鼓腹罐、豆、碗,横鋬耳常见。其碳十四年代为公元前300年~公元前100年。俄罗斯学者认为克罗诺沃文化是杨卡夫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最后一种考古学文化是波尔采(Poltce)文化。滨海省发现了70多处波尔采文化遗址,集中分布在两个区域,一是兴凯湖东南,滨海省最南部地区;二是兴凯湖东北,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南地区。陶器有束颈鼓腹罐、粗颈鼓腹壶、碗,流行压印纹饰。其14C年代为公元前100年~公元300年。
    韩国国立海洋文化财研究所的刘银植先生介绍了由韩国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联合发掘的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南部的伯罗契卡(Bulochka)遗址。发掘面积700平方米。发现居住址23个,小型竖穴遗迹4个。遗址的早期遗存数量少,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是主体,属于早期铁器时代。在晚期居住址内发现了多种形式的烟道设施,出土遗物以波尔采文化因素为主,也受到团结文化的影响。出土的红褐色磨光陶器和黑色磨光陶器很有特点。
    日本明治大学石川日出志先生介绍了日本弥生时代的防御性村落的发展演变。所谓防御性村落,就是环濠聚落。其发展演变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出现期,弥生时代早期~前期(公元前一千纪前半~公元前3世纪前半)。最早的环濠聚落出现在九州北部,如板付遗迹、那珂遗迹,其年代可以早到公元前一千纪前半。由于日本学者将环濠聚落的出现作为弥生时代开始的主要标志,因此弥生时代开始的时间也提早到了公元前一千纪前半。弥生时代前期,环濠聚落从九州北部向西日本地区扩展。这一期环濠聚落的规模较小,面积不超过1公顷;大发展期,弥生时代中期(公元前3世纪后半~1世纪末)。这一期环濠聚落数量剧增,规模扩大,面积普遍超过3公顷,大型聚落面积超过10公顷;分化期,弥生时代后期(2世纪~3世纪中)。社会阶层出现分化,高等级阶层的环濠聚落与普通聚落分离,形成独立的小型环濠聚落;解体期,古坟时代(3世纪后半~6/7世纪)。随着古坟时代的到来,环濠聚落迅速消失。有的环濠聚落只有一重环濠,有的则有二重、甚至三重环濠。环濠具有防御功能,同时也具有功能区划分、排水、防潮的作用。
    北海道大学的木山克彦先生和札幌学院大学的臼杵勋先生介绍了关于“靺鞨罐”形成过程的研究成果。6世纪后半到7世纪初,远东地区普遍出现了口沿部位装饰附加堆纹的深腹陶器,因其分布范围与靺鞨的居住范围一致,因此中国学者称之为“靺鞨罐”,俄罗斯学者称之为“典型靺鞨陶器”。日本学者认为,“靺鞨罐”的形成受到此地区前期诸多文化的影响,其直接源头是波尔采文化。由于当地文化因素的复杂,“靺鞨罐”又体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别,如第二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就各有不同。在论证的过程中,日本学者将三江平原地区波尔采文化的族属认定为挹娄,将第二松花江流域泡子沿类型(老河深二期文化)的族属认定为夫余,将图们江流域团结文化的族属认定为沃沮。
   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先生介绍了山东临淄齐国故城东北部炼铁遗址的调查与研究情况。该遗址所发现的矿石表面接近暗红黑色,具有较强磁性,可以得知这些样品均为较高品位的磁铁矿。经过调查,发现在齐国故城以东15公里的金岭矿区主要出产磁铁矿,结合文献记载及以往的考古发现,可以确认齐国故城铁矿石的来源为金岭矿区。对出土的炉渣等炼铁遗物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炼铁炉渣均由冶炼生铁所产生,少部分炉渣可能是由炒钢过程所产生。大量生铁渣的存在可以证明生铁冶炼工序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产出的生铁一部分可能直接用来炒钢,得到的炒钢制品和炒钢渣已有发现。另一部分生铁铸造成铁器或半成品,部分铁制品还经过了退火处理。遗址上发现有块炼铁制品,从而推测该遗址或附近地区可能存在块炼铁生产技术。可以认为在战国至汉代时期,临淄齐国故城大城东北部冶铁遗址的炼铁技术已较为成熟,多种冶铸技术均已得到了应用。
    韩国国立全南大学孙璐博士介绍了朝鲜半岛北部初期铁器时代车马器的研究成果。在系统搜集整理有关材料基础上,通过与中原地区资料对比,孙璐博士认为,在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朝鲜半岛北部地区使用双辕马车。车马器埋葬在墓葬内或木椁中的一龛,没有单独的车马坑,并认为该地区出土的乙字形铜器应该是车轭。
   中国人民大学魏坚先生做了“北魏金陵与畿上塞围”的特别演讲。北魏都于平城时期,先后有六位皇帝薨于平城,葬于金陵,寻找金陵一直是考古界、史学界的热点话题。山西左云五路山及其与内蒙古凉城、和林格尔交界处一带,位于北魏盛乐和平城之间,更兼山势雄伟,丘陵起伏,南侧又有广袤的平川相连,从地理条件到相对位置,都是理想的陵区所在地。因此,在左云五路山和凉城境内山巅发现的高大封土堆,以及目前在五路山山麓地带发现的夯筑土墙等遗存,当是寻找北魏金陵的重要线索。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在左云明长城内侧发现的夯筑土墙,应当是北魏太平真君七年修筑的拱卫京都的长约千里的“畿上塞围”,而非北魏长城。北魏为防备北方柔然南下而修筑的长城,东起河北赤城,沿山西北部之阴山至内蒙古黄河北岸的五原县。现在呼和浩特北部的大青山里,还保留有该段长城的遗迹。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乔梁先生、日本龙谷大学徐光辉先生、东京大学大贯静夫先生、韩国国立釜庆大学姜仁旭先生对各项议题做了精彩点评。
  会上我们了解到近些年来韩国与俄罗斯方面保持着密切的考古交流与合作。有韩国学者在俄罗斯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韩俄之间已经开展多项联合发掘及其他合作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果。我们还注意到,日本学者、韩国学者很习惯把某一考古学文化直接与古代某一民族对应起来。中国学者对这一问题则持有比较谨慎的态度,不轻易划等号。东北亚地区古代民族众多,关系错综复杂,文献记载又不清晰,有很多问题需要通过考古工作来解决。我们在三江平原地区取得的考古成果与俄罗斯滨海省的诸多古代文化有密切联系,应该可以进行深入的整合研究,发挥我们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主导研究方向。但是限于人才缺乏、交流不足,这样的工作还没有积极开展。我们有责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力度,扩大国际影响,掌握话语权。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