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芮城发现古代摩崖石刻 专家:可能为汉朝时界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上世纪80年代,芮城县在中条山二十岭修筑解陌(解州-陌南)公路时,无意间炸落了一堆山石。当时,修路工人张先生为修建自家房舍宅院,将这堆山石运至家中,结果发现了一块刻有“汉大阳檀道界君位至三公”的石头。日前,经文博专家考证,该石刻可能为汉朝时期平陆县和芮城县的界石。因为石碑中的“大阳”是平陆县在汉代的称谓,“檀道”乃周人和汉人从中条山伐檀曾取道于此而得名。这是记者今日从省文物局了解到的。 


    据文博工作者介绍,“位至三公”是汉代及魏晋时期铜镜上常用的吉祥用语铭文,“三公”即指从周代沿袭至明清时期的官制,也是代表掌管军政司法大权的最高长官,而该摩崖石刻正迎合了汉人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


    金石史上曾记载:“山右无汉碑”,指太行山以西,即山西境内汉代碑刻稀少,该摩崖石刻的发现正填补了这一空缺,同时为研究篆隶书法演变及汉代社会文化生活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记者 孙轶琼)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