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早该给母语写作补补课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星岛环球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华先贤留下的无数文化魂宝和经典之作,历久不衰。它延续了中华文化的命脉,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精英。正是因为如此,处在社会转型的今天,人们十分重视少年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和知识能力的拓展。人们也充分认识到国学启蒙教育,会成为少年儿童终生享用的精神财富。因此,民间出现了不少类似私塾的读经热,读经夜校,有的学校开了国学课,不少家长自行给孩子增补了读经内容。 
  据新闻报道说,上海作协办要开办小学生豪华写作班,与其他各类写作班不同的是,这个小学生写作班4个月1000元的学费是“亲子全家价”,所有的学生家长都被允许列席旁听课程。我们且不说收费的高低,单从培训内容来看,这个写作班无疑是在给近年越来越薄弱的母语写作补课。
  母语危机并非始于现在。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作家余光中就写下了《哀中文之式微》,感叹现代中国人母语能力的下降。如果不及时调整,有一天我们的后代学习古汉语要比学习外语还难。从历史来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和汉语写作饱经磨难,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外有西方语言的冲击,现代汉语严重欧化;其内则是母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不断衰微,中文成为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
  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言文一致”运动开始,汉语就开始面临一连串的挑战。二十世纪初,面对民族性生存危机,渴望融入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甚至喊出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过激口号。随后,汉语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推行世界语、汉字的拉丁化、语言大众化和中共建政后的繁体字简化方案,现在又面对着网络兴起(在网络时代,英语成为准世界语,因为由微软、IBM、“康柏”等跨国公司所支配的这个虚拟世界是以英文为格式和标准的)。
  一百多年来,西化对中国的影响很大。从学术界概念、范畴到理论命题,中国人都很少再使用传统古典文论的东西,正式在这种影响下,几年前,中国文艺理论界发起了“文化失语症”和“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等学术大讨论,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延续和创新传统文论的问题。
  除了西化这一因素外,文革对语言的影响也很大,大批判语言、样板语言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套话,许多文字创作者为抵抗这种模式化语言的束缚而选择了西方化的表达方式,更加速了汉语传统的断裂。
  近年国学热潮的兴起对于汉语复兴来说,是一个契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汉语延续的重要性。母语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
  母语是如此重要,但目前人们的母语写作水平却令人堪忧,重点名校培养出来的优秀生,标点符号用法不规范,语病到处都是,他们不会写作文,文从字顺对他们而言成了一种苛求。他们写不出流畅传神的记叙文,写不出严密雄辩的议论文,写不出清楚实用的说明文,读后感,游记,演讲辞,甚至书信……中考、高考只是锻炼了话题作文的能力,因为只要习惯把一个似是而非的“话题”作为起点,只要稍微靠谱,一般不会阅卷老师判“跑题”。
  告别母语写作的困境,则需要有序有效的训练。古时私塾重视读经背书。很多著名的学者,他们孩童时期都大量背记名著。鲁迅小时候就能背《钢鉴》,茅盾能背《红楼梦》,胡适九岁之前就已熟记四书五经,钱穆九岁能背《三国演义》。张恨水在《山窗小品》中讲,他十四岁之前就能背诵《三字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易经》、《诗经》、《千家诗》、《礼记》、《左传》等著作。这些名人的在语言文字上的成功,与他们孩童时期打下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建立小学生写作班,无疑是人们加强母语写作的一种有意识的作为。随着全球化进程,很多人也意识到要保存自身的本土文化、发扬自己的传统。走向国际的同时更需学习、坚持、坚守母语的审美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