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文化溃败是明亡的开始 《明史》中充满圈套(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这是吴三桂与陈圆圆居住的王家大院。
 

 
走进十三陵,不由得想起明亡清兴的往事和创立这个王朝的一代豪杰。
 
晨报:您的意思是,不合实际的道德信仰必然导致“士风”的败坏?

    汗青:是的,明清之际,许多东林党人表现得很有民族气节,但问题是,他们往往把党派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为实现党派的政治目的做了很多卑鄙的事情。比如马士英战死,黄宗羲在写《明史》的时候,故意写成:据传说,马士英投降不成,被清军斩首。其实,黄和马士英是同时代人,黄完全可以咨询当事人,这绝非难事,但黄宗羲故意这么干,是因马士英是“阉党”,要让他“遗臭万年”。像这样歪曲历史的损招,在《明史》中比比皆是,给人以这样的错觉:明亡于“阉党”,东林党人都是好同志。这就开了恶例,《明史》中充满圈套,很容易上当。

    晨报:为一党私利而篡改历史,后果如何?

    汗青:让士大夫阶层整体失去了担当,当道德成为党同伐异的工具时,人们再也不相信道德,反而出现道德荒漠化的情况。明代有“京察”制度,不合格的官员将被罢黜,此前“被革职”是件很丢人的事,可自从东林党人暗箱操作、排斥异己后,被贬官员便面无愧色,他们知道,那并非意味着他们做错了什么,只是不同党派之间的竞争罢了。

    明到思宗则必亡

    晨报:官员无愧疚之心,则明亡不可避免?

    汗青:是的。明末士大夫阶层价值观彻底崩溃,官员们无廉耻、无操守、无坚持,要么在道德上自我标榜,要么就是不顾大厦将倾,贪腐、内斗不休。黄宗羲说“天崩地解”,实在是很有道理的,当信仰体系崩溃了,那么,“地解”只是必然的结果。

    晨报:可为什么有作为的崇祯反成了亡国之君?

    汗青:历史充满偶然。清军入城时,崇祯带着几个太监准备逃走,结果门闩太重,太监们抬不起来,只好又折回皇宫,自杀了事。历史是由多个条件构成的,改变了其中一个条件,历史会如何?这很难说。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假设一下,崇祯逃到南京,那么南明内部分裂的情况可能出现吗?崇祯最恨党争,此外他有足够的权威,这样,东林党人为了一党私利,妄立太子的行为就不可能成功,那么,历史会不会重写呢?历史充满偶然,但信仰崩溃,明亡也是必然的,所谓万历之后明必亡,因为万历时期的懒政,导致士大夫阶层价值观已被彻底毁坏,崇祯再有作为,也不可能挽回颓势了,悲剧是早晚的事。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