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婴童架构 » 心理行为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唠叨式”说教易使儿童患“心理慢性症”_父母-错误-孩子-教育-



核心提示:柯女士的儿子今年10岁,学习一般,她常抱怨儿子不听话、顶嘴。柯女士儿子的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心理学称之为“心理慢性症”。此症在儿童中比较多见,其根源在于父母的教育不当。有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进行反复说教,不断给孩子施以相同的刺激,长此以往,这种“唠叨式”说教可使孩子养成“心理惰性”,失去对父母的敬畏,教育效果便随之下降,甚至消失。孩子的表现常是父母教育效果的&ld

原题:“唠叨式”说教易使儿童患“心理慢性症”
词频:孩子,父母,错误,教育,效果,言语,反复,儿子,唠叨,教育孩子,缺点,女士,指出,儿童,旧账,传奇,小错


柯女士的儿子今年10岁,学习一般,她常抱怨儿子不听话、顶嘴。柯女士儿
子的这种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心理学称之为“心理慢性症”。此症在儿童中
比较多见,其根源在于父母的教育不当。有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进行反复说教,不
断给孩子施以相同的刺激,长此以往,这种“唠叨式”说教可使孩子养成“心理
惰性”,失去对父母的敬畏,教育效果便随之下降,甚至消失。
  孩子的表现常是父母教育效果的“反光镜”。有“心理慢性症”的孩子的家
长教育孩子时常表现出:(1)言语反复或表达不当;(2)指责孩子的缺点时简单化;
(3)管教太严,孩子稍有小错,即新账旧账一起算,导致孩子反感,甚至引起逆
反情绪和异常行为。
  那么作为父母怎样预防孩子出现“心理慢性症”呢?首先,父母应该变换不
同的教育言语来指出孩子的同一缺点。其次,注意责备时语调应比平常说话的语
气低沉。第三,对于听惯了父母斥责的孩子,有时沉默胜于语言。第四,有时孩
子犯了错误,但不知错在哪里时,父母应明确指出孩子的错误之处。最后,教育
孩子不应把以往所有错误都加以累计,而应着重眼前的错误,否则会让孩子分不
清主次,影响教育效果和亲子感情。
   文/杨堤林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