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婴童架构 » 三六岁幼儿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期末将至: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是妈妈没做到这_厌学-家长-成绩-孩子-



核心提示:马上就到期末考试了,每到这个时候,最紧张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孩子的成绩会不会下降?”“孩子是不是出现了偏科的现象....”但是情况更糟的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开始厌烦学习。邻居家的佳佳今年上小学4年级,可是佳佳的妈妈发现孩子最近比较浮躁,学习不专注,甚至不想学习。饭桌上跟他聊一点学习的话题,他烦的要命。孩子厌学,是一件令家长头疼的事情。那么,孩子为什么厌学,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不妨听听专家的说法。-01-孩子几岁开始厌学一般来说,四五年级

原题:期末将至: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是妈妈没做到这4点
词频:孩子,学习,厌学,成绩,家长,父母,情绪,努力,信心,上了,陪读,年级,老师,成就感,很强


马上就到期末考试了,每到这个时候,最紧张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孩子的成绩会不会下降?”“孩子是不是出现了偏科的现象....”

但是情况更糟的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开始厌烦学习。邻居家的佳佳今年上小学4年级,可是佳佳的妈妈发现孩子最近比较浮躁,学习不专注,甚至不想学习。饭桌上跟他聊一点学习的话题,他烦的要命。

孩子厌学,是一件令家长头疼的事情。那么,孩子为什么厌学,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不妨听听专家的说法。

-01-

孩子几岁开始厌学

一般来说,四五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很多孩子在这个时间开始讨厌学习,逃避做作业,甚至对父母口中的“好好学习”表现出强烈的反感。

孩子厌学的时间与自我意识形成和知识的难易程度有关。

一般三年级以下的孩子,更多的时候会选择遵从家长和老师的意见,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课,放学后要乖乖写作业,按时睡觉。不会过多的去想为什么现在要做这个,下一个时间要去做那个。但是当孩子上了四年级后,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复杂,自我意识开始形成,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维。他会去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

所以你会发现自从孩子上了小学高年级,孩子开始出现固执的情况,不如原来听话,甚至开始跟自己的顶嘴。

加之到了四五年级,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很多孩子都会感觉到对学习力不从心。如果父母还总是不理解孩子,甚至是斥责、打骂孩子,会给孩子一种错误的信息: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那孩子只能是厌恶学习,从而产生很强烈的厌学情绪。

-02-

厌学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不能对孩子出现的厌学情绪视而不见。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一般那些在四五年级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到了初中成绩都不错,而那些学习成绩不好,或者一般的孩子,到了初中,成绩也很难提高。

这主要是源于,学习带给他的是快乐,还是痛苦。四五年级成绩好的孩子,他们对于学习的自信心很强,因为他们总能在自己的优异成绩中获得快乐,从而产生一种良性循环,喜欢上了学习。

但是,如果孩子在成绩很差,或成绩平平,他们就不会体会到成绩所带来的的成就感,进而就不会对学习产生信心,也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孩子只能越学越吃力,越学越没有信心。

-03-

如何治疗孩子的厌学情绪?

孩子出现厌学情绪不可怕,学习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明白孩子厌学的原因,稍加引导孩子会慢慢开始喜欢学习。

在优妈看来,成绩会导致孩子失去对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成绩也会成为改变孩子学习态度的捷径。因为孩子在学习中感到快乐与否,都是源于成绩上的成就感是否能够满足。

建议家长:

铭记孩子曾经的“辉煌”

好汉不提当年勇,但孩子的“辉煌”事迹要牢牢的记下,并且时长提醒孩子,你是最优秀的。可以专门记录下一次成绩突出的考试,或是让孩子列出曾经做过的有成就感的事。

这样,在激励中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从而唤起他们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有位妈妈曾针对这个问题做过记录,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或是取得一点小成绩时,她便夸奖孩子一次,有时还会给些奖励,孩子因此变得爱和父母交流,也更加自信和活泼,厌学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让孩子成为家长的老师

我们看,在现实生活中,优秀的(至少学历高)父母会培养出惰性思维的孩子,而一些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家长,孩子却很努力。这听上去是个悖论,但也揭示了:太过有能力的父母,多的是灌输,文化水平低的家长,多的是倾听。

试试这个办法办法:每天回家,让孩子把学校老师讲的内容,跟自己讲一遍,孩子做作业,自己也跟着读读课本,弄不懂的就问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让孩子第二天问老师。这样一来,孩子既当学生又当“先生”,学习的劲头就会更大!要明白,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为英雄解决问题,孩子动力十足。

少夸奖孩子聪明,多鼓励孩子努力

“我家孩子脑子不笨,就是不认学”,我想很多的家长都说过类似的话。家长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方面给自己心理安慰,我家孩子不是傻,只是没努力罢了;另一方面希望孩子树立信心,继续努力,不要粗心。

也就是说,家长希望孩子把重点放在后半句话上。不过,孩子却相反,他们往往听到了前半句,自动忽略了后半句,他们心里吃下一颗“定心丸”,以为自己足够聪明,只要努力,就可以赶上别人。

这句不痛不痒的话容易让孩子产生麻痹心理,认为自己聪明,忽略了勤奋努力等品质。我们应该做的是鼓励的是孩子的每一次进步,哪怕只有很小的一点,因为他努力了,就是好的。

父母谨慎对待陪读

很多家长每天晚上都辅导孩子做作业、为孩子检查作业,这本身没什么不对的陪读,如果方法不对很容易成为毁灭孩子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的最大“杀手”。

陪读,不是挑刺。但有不少家长喜欢盯着孩子做作业,一旦发现有问题就立马指出,一边让孩子修改一边批评孩子。孩子顿时陷入紧张、烦躁的情绪。

检查时不要只跟孩子说错误的地方,也可以借机表扬做对的地方。增加正面反馈的机会,让孩子“不反感”,是培养学习兴趣最初的一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