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婴童架构 » 一三岁婴幼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你理解的宝宝“安全感”可能完全错了!这两个因_依恋-焦虑-妈妈-宝宝-



核心提示:这两年,“安全感”的概念在国内盛行,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孩子安全感建立得比较好,那么ta更愿意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有更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遇到挫折时有更好的心理弹性等...所以有关孩子的安全感到底足不足,妈妈们总是有点焦虑:妈妈A:“我的孩子特别粘我,是不是太没安全感了?”妈妈B:“我的孩子碰到外人总是躲在我身后,是不是安全感没建立好?”妈妈C:“我每次出门去上班,孩子就哭得撕心裂肺,是不是孩子安全感不够啊!”……但事实

原题:你理解的宝宝“安全感”可能完全错了!这两个因素才是判断孩子安全感的标准
词频:妈妈,依恋,孩子,宝宝,焦虑,个月,陌生人,离开,房间,互动,回来,分离,情绪,阶段,周至,都会


这两年,“安全感”的概念在国内盛行,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孩子安全感建立得比较好,那么ta更愿意去探索周围的世界,有更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遇到挫折时有更好的心理弹性等...所以有关孩子的安全感到底足不足,妈妈们总是有点焦虑:

妈妈A:“我的孩子特别粘我,是不是太没安全感了?”

妈妈B:“我的孩子碰到外人总是躲在我身后,是不是安全感没建立好?”

妈妈C:“我每次出门去上班,孩子就哭得撕心裂肺,是不是孩子安全感不够啊!”

……

但事实上,妈妈们对安全感的理解可能完全错了!

那到底怎么拿什么指标/拿什么具体的情形来判断?小邦今天就分享美国幼教协会成员/港大教育心理学博士@范洁琼 的文章,希望大家在看过之后可以更科学地给予宝宝更多的安全感↓↓↓

怎么判断孩子是否有“安全感”?

“安全感”是对他人是否值得信任以及面对事情时个人掌控感的判断。“安全感”在儿童早期的形成基础即与主要照料者(往往是妈妈,但也可以是其他重要他人)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的质量。

发展心理学家在对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后,把依恋关系分为了四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抗拒型和紊乱型。后三者均属于不安全型的依恋。

最经典的评估依恋类型的方法来自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的陌生情境法。在这一方法中,研究者设置了以下情境(下文的视频更直观)

1.让家长(我们假定是妈妈)和宝宝一起呆在一个放有一些玩具的房间里。

2.妈妈坐在一边,让宝宝玩玩具。

3.一个陌生人进入房间,和妈妈交谈一会。

4.妈妈离开房间,陌生人呆在房间与宝宝互动。

5.妈妈回到房间,与宝宝互动,陌生人离开房间。

6.妈妈离开房间,留宝宝一人在房间。

7.陌生人回到房间,与宝宝互动并提供安抚。

8.妈妈回到房间,与宝宝互动并提供安抚,试着让宝宝继续玩玩具。

从这个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四种依恋类型的孩子分别表现了不同的特征:

w安全型依恋

如果孩子在探索、玩耍时把妈妈作为安全基地,和妈妈分离时大哭或表现出伤心难过,妈妈回来时主动接近妈妈,容易安抚,哭泣很快停止。

w回避型依恋

对妈妈的存在不是特别在意,妈妈离开时也不显得伤心,对陌生人和妈妈反应差不多,妈妈回来时也不主动靠近,只是缓慢接近甚至回避,被妈妈抱起时,有时也不愿意。

w抗拒型依恋

妈妈在时也一直粘着妈妈,很少去玩玩具,妈妈离开时大哭,妈妈返回时表现出生气,会打、推妈妈,被抱起后仍不易安抚,哭闹不止。

w混乱型依恋

在妈妈回来时表现出困惑或者茫然。有的孩子在妈妈离开时没有反应,在妈妈回来给予安慰后反而大哭;有的孩子显得漠然。

从上面可以看出,判断孩子的依恋类型是否安全,不是看妈妈离开时,宝宝是不是哭,更重要的是看妈妈返回时宝宝是不是容易安抚。甚至在妈妈离开时不哭不闹的孩子,更有可能是不安全依恋的。

分离焦虑≠不安全依恋

依恋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过程

有不少妈妈担心,孩子离开自己的时候总是大哭大闹,是不是安全感不够。又或者看了我们上面的内容后,觉得孩子不哭不闹是不是不安全依恋。

回答这一问题,除了我们刚才说的,看孩子在妈妈离开和返回时的反应外,还需看孩子所处的阶段,因为依恋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

1前依恋阶段(出生至6周)

虽能辨认母亲的声音和气味,但未依恋。

2依恋形成期(6周至6-8个月)

对养育者和陌生人开始区别反应,但分开并不抗议。

3依恋明确期(6-8个月至18-24个月)

依恋非常明显,分开烦躁不安,6-15个月间越来越严重。这个阶段正是我们经常说的“分离焦虑”现象出现的时候。

4互惠关系形成期(18-24个月以后)

开始理解离开和返回,分离抗议减少,请求、说服、沟通来克服分离焦虑。

(PS:虽然依恋的发展会普遍地经历这几个阶段,但是上述月龄的区分只是根据幼儿发展的平均进程,每个孩子会有个体差异,存在或早或晚的情况。)

6个月前宝宝对妈妈的依恋稍未明确形成,这与宝宝大脑的认知水平发展也有关系,比如ta这个时候的心理表征能力有限,记忆时长很短,对妈妈还未形成长时记忆。

随着ta长大,大脑逐渐发育,认知水平提高,才开始出现我们所谓的“认人”现象。这个时候要是妈妈离开了,ta不是转头就忘了,而是会想“妈妈呢?妈妈呢?妈妈不见了……哇哇哇……”。

所以说宝宝6个月后开始明显出现“分离焦虑”不是“不安全”的表现,相反的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正常过程,甚至还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呢!

只是由于这个阶段宝宝对客体永存性的理解还没有发展完成,所以当妈妈不见时,宝宝会以为妈妈永远消失了,所以才会非常焦虑。这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正常过程,妈妈们不必过分担心哦!(客体永存的概念,小邦曾经分享的文章《台湾儿童发展专家:宝宝黏人爱讨抱,不是喂母乳的错!》中有更清晰的阐述)

其实,只要在返回时给予充分的安抚和高质量的陪伴:

让孩子感受到

“妈妈不见了,哇哇哇,妈妈又回来了,妈妈好像还是和之前一样那么爱我:)……妈妈又不见了,哇哇,妈妈又回来了,妈妈还是和之前一样那么爱我:)……”

逐渐地过渡到

“妈妈不见了,嗯,我知道妈妈还会回来的,而且一直都会那么爱我。”

陌生人焦虑≠不安全依恋反倒是孩子情绪能力发展的标志

宝宝看到陌生人都会退缩甚至吓哭,不愿意去接触,是不是也是一种不安全的表现呢?

事实上,陌生人焦虑也是孩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在6周至6-8个月期间,孩子逐渐开始区别出哪些人我是经常见的,哪些人我是从来没见过的。

对陌生未知的东西感到害怕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刻在我们基因里的东西,是具有生存保护意义的。不同于快乐、悲伤这类情绪在婴儿早期就已经开始出现,像害怕/恐惧这类情绪一直到大概6、7个月才会形成。

所以陌生人焦虑某种程度上也是宝宝情绪能力在发展的一个标志!只是每个孩子对陌生人焦虑的表达水平是有差异的,这些与宝宝的先天气质、过去与在场的陌生人的行为以及父母亲的反应都是有密切联系的。

不哭不闹≠安全依恋千万别在6个月前任孩子哭泣

小区里有位老人经常夸自家那六七个月大的孙女特别乖,基本不哭不闹,语气里满是自豪感。后来才知道,他们家对孩子除了喂奶、换尿布、换衣服等必要的接触外,几乎从来不抱,说是怕抱惯了就会经常“作”。还听说小区里有些人听到这位老人讲后觉得甚有道理,回家也执行起来。

我听到后倒吸一口凉气:她家孩子是典型的不安全依恋啊!依恋说到底,是对主要照料者形成最基本信任。

在婴儿早期,如果宝宝知道我饿了、尿了、不舒服了,妈妈就会来帮我解决这些问题,满足我的需求,妈妈是稳定依靠的,那么就形成了对妈妈最基本的信任,从而才能对这个世界产生信任,才能更好地去探索这个世界并得以健康成长。

然而小区里这个孩子并没有建立这种信任,她不舒服了、难受了或者说是仅仅想要看到妈妈,得到妈妈的拥抱,没有语言能力,她只能用哭来表达,但是没有用,渐渐地她就不再哭闹了,因为哭是没有用的嘛!

可是如果连最亲近的妈妈都靠不住了,这世界还有什么是可信的呢?

这两个因素才是判断孩子安全感是否够的关键

总的来说,“会表达情绪”以及“容易安抚”的孩子我们认为才是真正的安全依恋型,两者缺一不可。

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会由于某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出现一些特有的波动,也是很正常的。在世界各国的对儿童依恋类型的研究中,普遍还是以安全型依恋为主(基本在60%左右)。

所以爸妈们也不必过分焦虑,只要能够长期、稳定地照料孩子,对婴儿的需求总体上能作出迅速而适当的反应,温柔细心地对婴儿发出的信号作出回应和互动,孩子基本上都能建立比较好的安全感。

有什么问题,也不要一杆子都打给“安全感”。“安全感”表示:有些锅,宝宝不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