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国青年眼中的印度:一个难以置信的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新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昆明4月21日电 (记者 胡远航)“印度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大多数zhongguo人对于这个问题可能都只是一知半解。曾赴印度游学交流的40余位云南大学学生,把他们的答案印在了自己的新书《zhongguo青年眼中的印度》上。20日,这本书在云南大学首发。

  “印度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既有壮美的泰姬陵,却也常常被人贴上“脏乱”的标签;是重要的“金砖国家”之一,也面临着电力短缺发展问题;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以不平等为特征的种姓制度余孽却仍然存在……在这40余位zhongguo青年看来,“正是这些矛盾,让印度看起来像个一个难以置信的谜”。
  “印度是混乱的也是热切的”
  在没有到达印度前,40余位zhongguo青年对印度的了解都仅仅停留在耳闻或书本上:神秘的泰姬陵,漂着浮尸的恒河,“外挂”的火车……感觉很遥远,甚至有点匪夷所思。然而,在到达印度的那一刻,他们仍然被惊住了。
  “满大街摩托车在狭窄拥挤的巷子里呼啸而过;公路上不仅有牛羊,还有猴子跑来跑去;汽车没有后视镜,公共汽车没有车门……一切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王哲写道。
  在他看来,印度是混乱的也是热切的、真实的。“在街上迎面走来的路人会对我们报以微笑,甚至有人会操着不太标准的中文跟我们说‘你好’。”
  “这是一个走在路上就能感受到贫富差距的国家”
  李晓颖将印度理解为“左眼天堂,右眼地狱”的国度。他称,“抵达印度第一晚在加尔各答入住的酒店,与周围的建筑群显得有些不和谐:一个光鲜,一个破旧。这是一个走在路上就能感受到贫富差距的国度。”
  对此,张磊也深有同感。“遍行印度,最深刻的印象是贫富差距悬殊。一城之内,天地悬殊:一边是豪宅广厦、灯火璀璨;一边是低房破屋,蚊蝇纷飞。然而人人却能安处,各得其所。”
  不过,赵坤华眼中的印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繁华,也没有大部分zhongguo人以为的那么贫穷。“钢筋水泥同样以飞驰的速度侵蚀着城市,建设无处不在,但也充满活力。古老的城邦里有太多的神秘和惊喜。”赵坤华说。
  范一凡钦佩印度人对传统饮食和服饰的执着,但也为街头乞讨人数之多感到震惊。他认为,“也许印度不是一个很穷的国家,但却是个有很多穷人的国家。”
  “印度年轻人对zhongguo的热情让人惊讶”
  尽管40余位zhongguo青年陆陆续续的印度之行时间有限,但他们还是强烈感受到了印度青年对zhongguo的热情。
  “印度人对zhongguo的重视以及中文的热情,让我非常自豪也很震惊。”姚兵、王哲、刘丽雨和李晓颖都在书中提及:在和印度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他们流露出极强的中文学习热情。听印度学生讲中文,很难相信他们才大一。
  “印度学生学习中文的特色方法就是一台能接受100多个中文频道的电视,一架陈列着zhongguo最新杂志的杂志架。”李晓颖称。
  “即便身处印度,也很难回答‘印度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因为我看到很多种可能,得到了很多种回答。好像很冲突,又好像很融合。”范一凡等zhongguo青年表示,愚昧源于无知,中印两国青年应在交流中消除隔膜,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著名中印交流研究专家、86岁的谭中亲自给《zhongguo青年眼中的印度》作序,并出席当日的首发式。他呼吁,“zhongguo青年应主动加入印度青年的圈子,读懂印度。同时也应积极邀请印度青年加入zhongguo青年的圈子,让印度朋友读懂zhongguo。”
  云南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伍奇透露,《zhongguo青年眼中的印度》一书的出版只是该校与印度青年学生交流的一个侧面,《印度青年眼中的zhongguo》不久也将出版。(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