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唐代六瓣花口秘色瓷盘”公益拍卖将在北京举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记者潘旭临)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文物公益拍卖协调领导小组18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一件珍贵的秘色瓷精品--“唐代六瓣花口秘色瓷盘”将于今年6月8日在北京进行公益拍卖和捐赠活动,此次公益拍卖的相关工作将陆续展开。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指导、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文物公益拍卖项目组主办、乾清元隆(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舍得拍卖(北京)有限公司承办。
  在说明会上,著名文物鉴定专家范毓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执行副秘书长蒋晔,资深拍卖专家柴方分别就此次公益拍卖的内容和国家相关公益活动政策进行了介绍。说明会还特邀秘色瓷研究专家、陕西法门寺博物馆原馆长韩金科,陕西耀州窑博物馆原馆长薛东星就该秘色瓷盘的鉴定意见,以及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了介绍。
  据了解,秘色瓷是越窑青瓷精品之一。秘色瓷是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的瓷器精品,因其制作工艺秘而不宣得名。所谓“秘色瓷”,实为唐、五代之际越窑青瓷中的上乘之作。“秘色”一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中,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可见“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窑青瓷中的精品,“秘色”似应指稀见的颜色。
  秘色瓷传世极少,宋代以后,秘色瓷悄然消失,数百年来,由于文献记载不详,对于究竟什么是秘色瓷,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到1987年陕西法门寺宝塔地宫发掘后,考古学者发现地宫所藏唐代精美秘色瓷器与同时出土的物账碑中所记“瓷秘色”相互对应,“秘色瓷”的真实面貌才大白于天下。
  此次公益拍卖的“唐代六瓣花口秘色瓷盘”高4.1厘米,口径26厘米,底径15.5厘米,通体青绿色釉,釉质莹润,釉层均匀,釉面光润明快,充分显示其柔和、素洁的特色,在光照下还显现出秘色瓷最为神奇的“无中生水”特有现象。
  专家认为,此件秘色瓷盘保存完整,流传有序,是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器之外的重要发现,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