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作家阎延文北师大开讲《色戒与中国文化》引共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日前,女作家阎延文应母校北师大文学院邀请,在北师大针对文化热点问题,进行了一场题为《色戒与zhongguo文化》的讲座。英东学术会堂,在讲座开始前即已爆满,两个小时的讲座始终处在热烈气氛中。

电影《色戒》激情上演以来,一片叫好声;但仍有一些学者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近日,女作家阎延文在新浪博客连写三篇文章,对李安拍摄的电影《色戒》进行了批评,题目分别为《色戒seqing污染,李安导演应向国人道歉》、《再批《色戒>:撕碎人性与轰毁艺术》和《三评色戒:色戒之孽如何化解》。目前,阎延文的“《色戒》三评”总阅读数已达30多万人次,大多数网友为博文叫好。

针对《色戒》讨论,阎延文首先从海外对《色戒》的冷落讲起,然后解析《色戒》的人性与艺术,并对张爱玲小说《色戒》与李安电影《色戒》进行了文本比较。阎延文认为,小说《色戒》以抗日志士郑苹如为原型,但确实有张爱玲自抒怀抱的成分,那就是她对自己与胡兰成那场婚姻的自悔。在张爱玲笔下,这场爱是一种错觉。小说最后画龙点睛的象征,就是“逃”。然而王佳芝没有逃出去,为易先生断送了生命;张爱玲也没有逃出去,为胡兰成断送了半世声名。张爱玲晚年在美国漂泊流离,阎延文认为,夏志清教授对张爱玲的评价最有说服力,那就是“超人才华,绝世凄凉。”小说《色戒》开始写作于50年代,直至78年才发表。绝世凄凉的张爱玲隔了30年人生路回头望,《色戒》的核心就是错,错,错!这个“错”的阴影一直纠葛着她,到死都不能解脱。阎延文认为,李安电影与张爱玲小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一,李安强化了seqing狂欢,将复杂人性简化成了seqing表演;其二则是对“易先生”进行了极大的人性美化,并肯定王佳芝为其出卖灵魂的合理性。电影《色戒》以‘阴道说’和‘工具说’结合,宣扬xingai高于国家的价值理念,从而扭曲了抗日历史,冲击了zhongguo人传统的国家意识与民族尊严。阎延文说:在刚刚落幕的台湾金马奖获奖感言中,李安表示:“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要拍这个电影,好像是累世的孽障,不知道为什么要蹦出来。”被媒体渲染为获奖神话的李安,出人意外地用了一个佛教术语——“孽障”。阎延文以为,这恰是导演李安的心理独白。也值得忧虑的是,一些媒体和评论者为影片《色戒》轰然叫好,这正说明zhongguo文化在多声部对话的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价值迷乱。在zhongguo文化的道德底线和历史底线遭到冲击时,希望《色戒》成为我们反思zhongguo文化现状的开始。

阎延文最后表示:手中握笔,其实就是选择了一种神圣的责任。在民族历史和国家形象被扭曲强暴的时候,在大众被某些评论误导而莫衷一是的时候,身为作家和评论家,发出自己清醒的声音,是我们的责任。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保持内心的清净,更要用自己的良知、正直和善良,化解《色戒》的金钱seqing之“孽”,为和谐崛起的zhongguo文化守护一方净土。

阎延文的讲座引起了师大同学的强烈共鸣,现场互动提问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一个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认为阎延文:“很懂张爱玲,并且是很懂女人的,但又并不沉浸在小女人的情调里。在您身上,还有一种理智地为国家为民族的担当。”博友“北京哭泣”则在文章中说:“昨天晚上去师大听了你的讲座。你的吃螃蟹精神,还是很让我敬佩的。所以特意写了篇小文章《解读李安——论《色戒》之色》,算是向你、和与你同样为李安的行为而愤慨的zhongguo人致敬吧。”

据悉,阎延文自1989年就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7年25岁获博士学位。其后历时十年创作140万长篇历史小说“台湾三部曲”:《台湾风云》、《沧海神话》、《青史青山》。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七部委联合推荐的“三个一百”百部爱国zhuyi图书。《台湾风云》、《青史青山》繁体字版在台湾出版,36集电视剧《沧海百年》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06年两岸经贸会谈期间,《青史青山》赠送给连战先生。2006年“台湾三部曲”新闻发布会在纽约召开,阎延文及其“台湾三部曲”引起国际汉学界关注,被美籍著名汉学家夏志清称为“zhongguo当代的张爱玲”。

阎延文此次讲座,是继苏童等八作家回母校后,北师大文学院的又一次盛会。讲座开始前,阎延文向母校赠送了自己的“台湾三部曲”长篇小说。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