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丧乱帖》去国千年 归省十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长期由日本皇室御藏的“书圣”王羲之的《丧乱帖》一向被学界认为在王氏传世作品中最为精良,在书法史上占有至高地位。昨天,“中日书法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丧乱帖》也首次归国展出。对于这次展览,上海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等做了三年的准备工作,上博第一任馆长徐森玉等老一辈文博工作者企盼了半个多世纪,距离《丧乱帖》远赴日本已经隔了1300年。
   展出6件“书圣”作品
   zhongguo古代书法作品流向海外,以日本所藏最多最早,此次“中日书法珍品展”共包括来自日本和上海博物馆馆藏的中日古代书法作品102件,其中日方提供了66件展品,分别来自17个公私藏家。该展于今年年初已在日本成功举行,名称为“书的至宝———日本与zhongguo”,30多天里吸引了18万名观众,造成巨大的轰动效应。
   日方所提供的66件展品中有32件是zhongguo古代书法作品,这是国内学界企盼已久的。去年去世的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在病榻上写下了《梦寐以求的日本现藏zhongguo古代重要书迹》一文,为包括《丧乱帖》等书迹的展出做了最后准备,也表达出一位碑帖专家对这批重要书迹的执着情感。
展览中王羲之的作品包含6件,除了《丧乱帖》,还有《孔侍中帖》、《妹至帖》、《定武兰庭序》(吴炳本)、《十七帖》以及唐代怀仁《集王圣教序》。目前学界公认的王羲之作品仅存20多幅,“能在一个展览中集合这20多幅中的近1/3,以前没有,以后恐怕也很难再做到。”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表示。
   揭示中日书法渊源
   此次展览包含了从《石鼓文》到唐代楷书等不同时期的zhongguo古代书法作品。《石鼓文》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前大篆的代表作,而小篆则以李斯撰写的《泰山刻石》(165字本)为典型;代表唐代楷书风貌的“临川四宝”此次来了三宝,分别是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孟法师碑》和魏栖梧《善才寺碑》。陈燮君说:“观众通过这次展览可以梳理出zhongguo古代书法完整的发展脉络”。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单国霖则表示,以前很多国内学者多次前往日本,希望一睹墨宝真容,但都无法如此全面地接触这些作品,“一位学者昨天看到王羲之的《定武兰庭序》(吴炳本)非常激动,他说自己从事了这么多年研究,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件作品的全部题跋。”
   34件日本古代书法在日本以外展览并无先例,上博为它们专设了“日本馆”展厅,平安时代前期“三大家”之一的空海风奉派遣使zhongguo,不仅带回了佛教旨义,还学到zhongguo书法的精髓。《金刚般若经开题残卷》等作品既展示了日本古代书法的发展轨迹,也体现了zhongguo书法与日本书法的渊源关系。
 
《丧乱帖》的前世今生
   千年去国
   《丧乱帖》何以流转他乡?一种盛行的传说是:此帖是由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带去的。专家考证认为,在《丧乱帖》的右方纸缝间,有三方“延历勅定”朱文印记,昭示了其作为延历御府秘藏的文物地位。正是这方印记奠定了它和《孔侍中帖》在王氏作品中最受推崇的地位。“延历”为日本桓武帝的年号,日本学者曾考证它们曾被《东大寺献物账》著录,而这本书是日本圣武皇帝驾崩后皇后将其遗物供佛的账目。圣武皇帝卒于公元729年,由此可以判定,《丧乱帖》东渡日本的时间应该在公元729年以前。
   百年翘首
   由于《二谢帖》和《得示帖》与它同为一种纸(可能是白麻纸),有纵向条纹,流入日本的时间与《丧乱帖》相当,将这三个作品共裱一纸。
   由于去日久远,千余年来国内书法家对此三帖一无所知。直到100年前,任驻日钦使随员的杨守敬搜集散出的书籍字画并将《丧乱帖》摹成书迹,国内学界才大开眼界,没想到世上还有勾摹如此精良的王氏墨迹。
   三年斡旋
   为这个展览在日本奔波协调的是东京国立博物馆,该馆副馆长西冈康宏在昨天的发布会上表示,早在2002年自己来参加“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的学术研讨会时,上博就提出了借展《丧乱帖》等重要书法作品的建议。
   原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从1984年到2003年间共到日本十次,虽都没能一睹《丧乱帖》原貌,却看到不少zhongguo古代珍贵书法,在萌生借展念头时,还觉得是“不大可能实现的梦想”。西冈表示,长达几年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多次劝说宫内厅将《丧乱帖》拿出展览,“这个重要的瑰宝在日本也几乎没有展出过,远涉重洋他们难免会很担心,”他说,“但日本文化和生活从zhongguo学到很多东西,举办这样的一个展览是对zhongguo文化的报恩。”十日归省
   据悉,对于千余岁“高寿”的《丧乱帖》来说,每展开一次都会对其保存有影响,从文物保护的角度考虑,其展览时间将受到限制。它这次“省亲”之旅将在3月24日结束,而另外一件王羲之的作品《孔侍中帖》则将从3月25日展到4月8日。
真迹?摹本?
   《丧乱帖》全文共8行62字,反映了丧乱时期王羲之痛苦不安的情绪。因作者无意于书法,故字迹越见自然,有些专家推断这种体式的字应更近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貌。
现在学界普遍认为,此《丧乱帖》为唐代摹本,其依据是《丧乱帖》首行最后两字“之极”二字右侧有“僧权”二字的左半边,一些中日书法界专家由此判定,此帖应是根据梁代徐僧权的押缝原样摹本摹填。8行62字通篇笔法跌宕,气势雄奇,与《兰亭序》有近似之处,其原作应是王羲之五十岁以后的作品。
    相传王羲之的字在唐朝时还有“三千纸”,但都已随时代而消逝。在王氏的各种摹本中,临摹时间与王羲之所处时代越接近的,就有更多机会看到原作,也就更接近原作风格。因为这件唐代摹本《丧乱帖》惟妙惟肖、最接近“书圣”风格,所以也被简称为王羲之《丧乱帖》。
   “吾师徐森玉先生当时就极为赞美此帖,认为是王羲之至精至美的墨迹。我想,世间如果真要有王羲之墨本真迹的话,《丧乱帖》就应该是唯一的墨宝了。”原上博副馆长汪庆正生前曾这样表示。
 
新闻链接
   “中日书法珍品展”其他重要展品
   《石鼓文》拓本
   展览中历史最久远的作品是战国时期刻在十个石鼓上的《石鼓文》(包括先锋本、中权本和后劲本宋拓本)拓本,均是世界上保存字数最多、最好的拓本。虽然十个石鼓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但上面的文字早已模糊,相传郭沫若为了研究石鼓文,曾专程赴日本借阅这三个拓本,但却只看到其中之一。
   “一休”书法
   被zhongguo观众熟知的动画片《聪明的一休》的原型是高僧一休宗纯,他是日本僧侣史上最有名的三位和尚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其作品《大灯国师上堂语》将从4月4日开始展出,大灯国师是一休最为尊敬的人物,上堂语就是登上法堂时的话。以此内容挥毫,其运笔缓急间体现了“聪明一休”的卓越才能。
作者:李静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