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激情燃烧的年代:回望八十九年前飞扬的五月青春 (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20世纪70年代

    奉献青春的岁月

    渴求知识的年代

    -关键词:上山下乡恢复高考

    -偶像:新长征突击手陈景润蒋筑英

    -歌曲:《唱支山歌给dang听》

    -阅读:《国家与革命》《哥德巴赫猜想》

    -青春寄语: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我们渴求知识,图书馆是我们最留恋的地方。

    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全国“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下,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许多青年来到农村奉献青春。这一运动让城市青年接触了广大的农村,使他们的人生有了新的内容。一些曾经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人,成为了知青文学的代表人物,如梁晓声、张承志、张抗抗等。

    请看这样一条消息: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第二次高等学校招生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新zhongguo成立后时间最长的一次招生会,会期45天。那年冬天,关闭10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大门终于重新打开。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唯一在冬天举行的考试。全国570万名青年开始争夺27万个大学生名额。

    恢复高考招生后的首批大学生中聚集了沉淀10年的无数精英,也承载了人们对教育的无限期望,那些从极度精神饥渴中走出来的青年进入大学后,迫不及待地涌向了书籍、涌向了课堂。在那个年代,阅读成为了青年人在节日里最有意义的内容。这一天,他们会到书店里狠下心,拿出几个月的积蓄,买一本梦寐以求的书。同时,送书也成为了当时的一种送礼时尚。建设祖国先要学好知识,是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青年人的誓言。今天他们的誓言得到了印证。如今,那个年代的青年已经成为了今天社会的栋梁之才和中坚力量。

    1978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同一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同时转载了《人民文学》上的报告文学———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这篇文章使众多青年知道了“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也知道了陈景润是全世界离那颗明珠最近的人。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