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功夫熊猫》来的好 仅14.2%的人爱看国产动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zhongguo如何增强“软实力”?调查中,66.2%的人认为要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树立良好国家形象,60.8%的人认为要实现民富、国强、社会和谐,57.1%的人认为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还有55.5%的人认为要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民声 

    “抵制不如进取,学人所长,补己之短,才是正道,从这个角度来说,《功夫熊猫》来的正是时候。” ——网友“9条命” 

    周二下午,毕业于zhongguo传媒大学的王大智去电影院看了正在热映的《功夫熊猫》。回来之后就开始疯狂搜集跟“熊猫”有关的评论和视频,在大街上看到大熊猫玩具都忍不住多看两眼。他说,“我现在满脑子都是这只大熊猫。” 

    “很多zhongguo元素都加得很地道,好亲切啊。”在温哥华大学攻读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吴迪说,“当听到片中人用英语准确地说出‘麻将’这个词时,全场都愣了一秒钟,随后笑到爆!” 

    现在吴迪想的是,zhongguo功夫源远流长,大熊猫又是zhongguo的国宝,zhongguo为什么拍不出这样的片子? 

    近日,zhongguo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新浪网对2865名公众的调查发现,69.2%的人已经看过《功夫熊猫》,23.3%的人表示将要去看,7.6%的人表示不会去看。 

    “《功夫熊猫》来的正是时候” 

    你怎么看好莱坞拍出的zhongguo元素的《功夫熊猫》? 

    调查中,57.0%的人认为我国动漫产业太落后,好莱坞抢先开发了我们的文化资源;54.4%的人认为这不足为奇,好莱坞习惯拿各国最经典的元素作大片题材;48.7%的人认为好莱坞肯拍纯粹的zhongguo题材片,说明世界对zhongguo的兴趣在上升。还有23.9%的人认为没什么,谁爱拍谁拍,只要好看。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教授,日前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说,“用zhongguo的土壤种外国的种子,收成却比咱们自己种的要好,引发的问题可能不只是嫉妒那么简单。” 

    王大智一直都很喜欢动画片。研究生都毕业了,可每次放假回家,窝在沙发上看动画片依然是他最大的爱好。说起小时候看过的国产动画片,他如数家珍,“《三个和尚》、《小蝌蚪找妈妈》、《没头脑和不高兴》,我最喜欢《大闹天宫》!”但近几年新出的国产动画片却都让他提不起兴趣。前两天他去碟店转了半天,最后只抱回来一部《蜡笔小新》。 

    调查显示,在不同国家的动画片中,62.4%的受调查者最喜欢看美国的动画片,其次是日本的(45.9%),喜欢看国产动画片的只占14.2%。 

    国产动画片与国外动画片的差距在哪里?调查中81.9%的人认为是缺乏创意,62.5%的人认为是缺乏成体系的制片体制和产业链,62.4%的人认为制作不够精良,还有55.4%的人认为是缺乏文化自信和有竞争力的意识形态。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新版《葫芦兄弟》在全国公映,将22年前共计130分钟的动画片重新剪辑成85分钟的电影,这种“新瓶装旧酒”的做法也引起一些争议。一些受调查者认为,这种方式没有任何创新,只是为了迎合那些成年受众的怀旧情绪而已。 

    网友“9条命”在他的博客中写道,想到《葫芦兄弟》的炒冷饭,再对照好莱坞这部做足功课,创意绝佳的《功夫熊猫》,实在是令人汗颜。儿时百看不厌的《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都只能在记忆中重温了,现今zhongguo动画片落得如此境地,确实值得反思。他说,“抵制不如进取,学人所长,补己之短,才是正道,从这个角度来说,《功夫熊猫》来的正是时候。” 

    “我们有五千年文化,却捧着金饭碗要饭” 

    “zhongguo目前很难生产出类似《功夫熊猫》这样的动画大片,即使偶尔出一两个优秀的作品,也不是必然的趋势,无法持续发展。”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说,zhongguo动画产业链还未形成,整个行业显得急功近利。“好的创意是一粒种子,这种创意zhongguo不缺乏,缺乏的是能把创意付诸实施的环境。” 

    评论家魏英杰却说:“不独缺乏创意、资金和技术,我们还缺乏拍《功夫熊猫》的雄心、苦心和良心,即与商业大片相对应的精神成本以及对待观众和市场的道德良心。这是当下国产电影的一个致命文化缺陷。” 

    “zhongguo动画片的根本出路是鼓励原创,这需要整体上形成创作的氛围。”福娃动画宣传片制作人、zhongguo传媒大学动画学院路盛章教授说。 

    2月14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规定从今年5月1日起,国产动画片在全国各级电视台享受的黄金时段将从原来的17~20时延长至21时。但路盛章指出,保护是有限的,只能几年,几十年。这不是最终的出路。 

    “我们有五千年文化,却捧着金饭碗要饭。”他认为,我国动画片没有很好挖掘和组织这些传统文化资源。“老北京有那么多东西,城墙、胡同,却没有人关注。” 

    路盛章介绍,一个精心策划的大片基本上都要2~3年的时间。真正做起来很难,要下苦功组织专家策划,花费大力气做市场调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尤其要起到宏观指导作用,不仅仅是一个“振兴zhongguo动画”的口号。 

    zhongguo文化产业最大的软肋是不成规模 

    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高附加值的动漫产业就在其中。据了解,2007年,全球动漫产业的衍生品市场达58亿美元,而zhongguo仅为0.8亿美元。 

    尹鸿指出,zhongguo文化产业最大的软肋是不成规模,文化产业所有者太多,都是分散经营、缺乏整合,大家都各自为战,无法形成一个能够托举出优秀作品的生产机制,更缺乏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资料显示,2007年全国成规模放映的188部新片中,国产影片140部,票房18.01亿元;进口影片仅48部,就达到了15.26亿元。 

    20世纪初,美国电影同业工会在一份致白宫威尔逊总统的备忘录里,阐述了电影作为软实力的巨大作用,“电影可以成为以极小成本甚至零成本进行国家宣传的最佳方式。” 

    “但是在这个极小成本背后,是美国文化工业每年800~1000部电影的拍摄量,和一套极其成熟完善的电影工业机制。”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学者周庆安说,大量被寄予厚望的发展zhongguo家,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风物,却常常处于国际软实力谱系的末端。 

    zhongguo如何增强“软实力”?调查中,66.2%的人认为要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树立良好国家形象,60.8%的人认为要实现民富、国强、社会和谐,57.1%的人认为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还有55.5%的人认为要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