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植物园走进一群古装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国学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昨天上午,济南的十几位汉服爱好者,身着古代汉服来到植物园,举办“复兴华夏服饰,弘扬民族精神”游园活动,引来众多游客围观。
    据了解,这些人为了在社会上推广汉服,自发组织在一起,利用业余时间不定期举行聚会,表达对传统服饰的爱好。
   古装人齐聚植物园
    昨日上午九点半,在植物园北门,一名穿着粉色汉服的小姑娘被几名游客团团围住。“这姑娘真俊,是演戏的吧?”一名抱孩子的女士很好奇。 
   女孩笑了笑,“我们穿这个是为了推广汉服文化。”人们乐呵呵地看着姑娘,像见了稀有动物一样。女孩穿着飘逸的长裙,不时向路人摆pose。
    这位身材高挑、穿着粉色汉服的女孩,在人群中格外出众。这名女孩叫王潇悦,在济南外国语学校上初二,她是在母亲的陪同下参加这次活动的。她告诉记者:“我从小就喜欢古典的东西,看完《大明宫词》后,觉得太平公主穿的服装很美,自己在家常常偷偷地披一件帛纱,学里面的公主走秀。”她认为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而美丽的汉服恰恰满足了她的愿望。 
   “陈老师,这里这里。”王潇悦兴奋地边摆手边喊。人们转身望去,原来又来了一个“古代人”。那男人穿着一身粗布衣,像电视剧中战国以前的款式。
    见面之后,两个人便像电视里演得那样,躬下身90度作揖。“今天,我把我的学生都带来了。”在小学当语文老师的陈先生一脸兴奋。 
    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穿着各色汉服的爱好者们都聚到了植物园门口。他们见了面,都像遇到老熟人一样,立马攀谈了起来。进了园门,陈老师便让学生们排好队,大声地朗诵《论语》中的文章,许多游人驻足观看。
   穿汉服读古文非常有感觉
    今年30多岁的褚英是小太阳国学启蒙幼儿园的园长,她今天穿了一件富贵华丽的复古绿色汉服。“这套衣服花了我600多元钱。”褚英说,她平时很少穿,不过今年她过生日那天特意穿上了汉服,“非常有感觉。”
    褚英说,她是幼儿园的国学老师,常常读一些古代美文,“现在我每天让园里480多名小朋友读一遍清代一位文人根据论语编纂的《弟子规》,让他们从小就感受zhongguo的传统文化。孩子们也特别愿意学。每次读完一遍,都嚷嚷着‘老师咱们再读一遍吧。’” 
    褚英还向记者透露,“六一”马上就要到了,为了让孩子过一个更难忘的儿童节,今年“六一”她会让“经典班”的孩子穿上汉服,在园里的活动中心朗诵《论语》、《千字文》的经典文章。“家长对此很支持,觉得非常新颖而有意义。”
   游客误认为“日本人” 
   这次汉服聚会,引来了众多游客围观,当得知他们穿汉服聚会是为了弘扬汉族文化时,人们对活动的反应也不尽相同。
    “刚才跟你说话的那个人是日本人吗?”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婆婆走上前询问。当得知这是zhongguo的传统服饰——汉服时,老太太一脸迷茫:“汉服?zhongguo现在还有汉服吗?” 
    带着女儿来游玩的刘女士向记者说:“我一开始以为是穿和服的日本人呢,就过来凑凑热闹。”但她走近一看,才发现不是和服,“因为和服后面还有个小靠背。”
    一对在植物园游玩的情侣对此活动很不屑,“完全是作秀,不就是想吸引眼球吗?” 
    而正在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读研二的小王,得知这些人是为了推广汉服后,她认为:“这种推广很难”。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工作任务繁重,人们不可能都穿着这种层层叠叠的汉服。 
    对此次活动颇感兴趣的吴女士认为,这种穿汉服,弘扬汉族文化的形式,值得提倡。但希望有更好的形式来弘扬,“现在这年代什么都全球化了,人们都觉得服饰无国界。所以今天穿汉服可能起不到弘扬的目的,反而让国人一笑了之。”不过,吴女士不得不承认这些服饰确实好看。 
    因为美丽所以喜欢
    在这次活动中,不少围观的人都称赞服装漂亮,活动中的服装大部分都是济南大学服装设计系的老师鲍怀敏设计的。 
    鲍怀敏工作才四五年,但从上大学时就开始关注汉代服饰。“我是学服装的,所以很关注服饰文化方面的东西。”鲍怀敏说,去年她在网上搜服装时,无意中搜到了一个名为“汉网”的网站。出于好奇,她点开了网页,发现原来很多人同她一样喜欢汉服。   提起汉服,鲍怀敏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个词——美。“我绝不是说空话,汉服的美在于它的端庄秀丽,符合我们的民族气质。”她向记者解释说,汉服作为民族服装,也分为平常穿着的常服和举行节日庆典等穿着的礼服,礼服要遵守传统服饰制度,常服略作改动便可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也可以选取汉服元素设计现代的时装。
     昨天植物园聚会中的汉服,都是聚会者自己选取喜爱的颜色及款式,鲍怀敏搭配颜色设计的。“但无论怎样改动,其最基本的形式,即‘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的样式不能变。”
    汉服能体现华夏民族特色 
    对于这次汉服聚会活动,有游客认为是作秀,但本次活动的策划人——济南某电台主持人陈先生向记者介绍,他举办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重新提倡汉人的精神,“恢复我们的传统文化。寻找我们的国家符号,也是寻找我们的民族符号。” 
    陈先生七八岁上小学时,就特别迷恋古装,觉得武侠片里大侠们穿着古装,风度翩翩。上大学后,学习了古典文学之后,对zhongguo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他和在网上认识的一群汉服迷们成了“汉服运动”的推动者。工作之余就推广汉服。
    陈先生介绍,“我们前两天受邀参加在曲阜举办的首届中华文化国际论坛”时,既有70多岁的老太太,又有2岁的小孩子。这让我们感到振奋。”
    陈先生表示今天大家穿得汉服都叫“曲裾深衣”。这种服饰与西服大不相同,与那些即使受到汉服影响而产生的韩服、和服等服饰也不同,足以体现华夏民族特色。“它可以演绎出多种款式,以满足人们的个人爱好,这是其他服饰所无法比拟的。”
   新闻链接:
   如何看待复古之风 
   从“孝德教育”、“四书五经”,到以尊师为名的“礼议规范”,再到私塾及提倡汉代服装等一系列复兴国学的活动,一些专家对一味复古并不看好。 
   上海社会科学院教授杨剑认为,这种对传统的追溯实际上是zhongguo对全球化的一种抗拒手段。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从城市到乡村,从建筑到衣着,无不在尽力模仿发达国家的模样,自身的面貌日益模糊。由此,强调zhongguo自己的传统尤为重要。
    河南大学张清民教授认为:“一味复古是不行的,在形式上回到古代如教师着长袍大可不必,正如一个成年人偏要学小孩穿开裆裤,似有滑稽之嫌。人文教育关键是人文思想和意识的教育,而不是某些具体的专业科目和技巧教育”。
    苏州大学王继如教授也不看好这些东西的“重生”。他表示复兴国学,不是什么都得复兴。“纯粹照搬过去,无疑是种倒退。”
    作者:廖亮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