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烟台牟子国故城遗址惨遭"毁容" 面临消亡危机(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水母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残存的牟子国城墙(李攀摄)



庄稼地里到处是破碎的瓦块,古人的遗产就这样被毁坏了。(李攀摄)



    曾经气势恢弘一去不返 

     17日上午8时许,记者驱车赶到烟台开发区古现街道三十里堡村南的坡地,看到的是一块块庄稼地、菜园、育苗地和一个大坑、一排房子、几个蒙古包,不了解情况的人只会把它当作农村常见的一处坡地,这就是春秋时期的牟子国国都故城。 

    据了解,牟子国是周初分封的产物,曾为早期显赫胶东百余年的东夷第一国,被誉为考证胶东先民早期生产、生活的样本和活化石,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1956年,当时属于福山的牟子国故城遗址被定为省级保护遗址,后来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福山区文物工作者吕伟达的记忆里:故城四周城垣犹存,气势雄伟,东、南、北门痕迹清晰。细观城内,可看出昔日布局,南北有条中央大道,西南系宫殿区,西北有监狱遗址,东北为商业区,有冶炼作坊遗址,东南角设炮台。 

    牟子国故城东西、南北各500多米。故城北边上来的路口是原来的北城门,道路东边有一道黄土崖,其实是原来的北城墙。北城墙东端向南延伸的一道隆起的土堆其实是东城墙,中间一个豁口是原来的东城门。东城墙和南城墙连接,是故城现在的高地。从北边过来的道路向南拐了一下,随后向南穿过南城墙,豁口是原来的南城门。西城墙已经淹没在树丛间了,看不出样子。说是城墙,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后,现在都只有三四米高,除了北城墙北侧有些陡峭,其它地方都是坡地。正因为有坡度才显出与中间的平地不同,不然更难想像这就是故城了。东城墙和南城墙相对来说还算保存完整,但上面早已经长满了山枣棘子和荒草。有的山枣树长的有胳膊粗,多数还只是没膝的荆棘,特别是东城墙,密密麻麻的都是,无法下脚。因为是雨后,南城墙上还长出了蘑菇。 

    故城里面就更没有什么可看的了,除了庄稼、树木和杂草,刺眼的就是东、南城门道路交汇处的一排砖瓦房。房子后面是一个十多米深的方形巨坑,前面乱七八糟地堆放着杂物,西南边是一块块巨大的有些圆形的石头。记者碰到一个农民,问这排房子是什么单位,回答说是绿化队。通往南城门的路西,南城墙里面是刚刚修筑起来的几个蒙古包,正在那里忙活的一个男子说是准备开酒店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