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第11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昨开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早报记者 蔡晓玮

image
image


在国际明星建筑师设计的标志性建筑成为一种时髦之时,第11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zhongguo馆的策展团却将目光投向一些zhongguo建筑师处理日常空间问题时所展现的杰出能力与zhongguo智慧。“普通建筑”——这是昨天开幕的第11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zhongguo馆的总主题,由张永和、阿城、龚彦组成的策展团队将之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总主题“那儿,超越房屋的建筑”相呼应,分为“应对”和“日常生长”两个部分。 

“应对”:首先“应对”现场

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zhongguo馆所在地处女花园由建筑师张永和先生策划展现“应对”主题,张永和说:“与强调创意独特的重大公共文化项目设计不同,日常的建筑总是在应对、协调、周旋各方面因素。我们习惯热衷那些不普通的建筑,因此有必要触及什么是普通建筑。通常,设计是建筑师不断应对业主、基地、造价、规范等条件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具有创造性,否则无法在处理大量事物性工作的同时清醒地追求建筑的目标。因此就像太极,协调是一种周旋的艺术。而其结果便产生现实的普通建筑。另一方面,建筑师通过协调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协调表现为沟通,周旋只能是实现社会责任感和设计思想的手段。应对是策略性的。” 

zhongguo四川5月大地震的悲剧向建筑师提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如何应对非常情况。无疑,建筑师们必须跳出常规思维应对建筑技术以及社会经济体系的挑战,同时还要与大自然进行一番周旋。五位参展建筑师刘家琨、刘克成、李兴钢、童明、葛明通过各自的方式都针对最近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推出了抗震环保的设计。刘克成设计的建筑将屋顶做成集雨器,这样可以通过收集纯净的雨水解决灾民的饮水问题;刘家琨设计的再生砖以地震废墟中的残瓦碎砖为原料,达到充分回收再利用的环保效果;作为唐山地震幸存者的建筑师李兴钢则将推出自己设计的“纸砖宅”。

与之前预计的在处女花园中平行地展出这五堵墙不同,现在这五个以“应对”为题的建筑作品将错落地摆放在通往处女花园的路上。变动可能是由于意大利人对古迹的在意。由于处女花园得名于地下的女子修道院遗址,大概在地下一米深。一般地基打个34厘米,应该没问题,可是意大利人会很紧张,每天会有很多协调,每天都有人检查,协调之后,再有所调整。“这点我们在前期准备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但一切都得到现场才能具体解决。”zhongguo馆工作人员解释说。据悉,刘家琨的再生砖中也将塞入一些自己制作的相关说明册,“还有一些物资我们将尽力在这两天运到威尼斯。”刘家琨说。

“日常生长”:聚焦北京

油库部分由作家阿城策划,展现“日常生长”的主题:“日常生长,就是在与人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点点滴滴的那些生长关系。建筑在这种关系上并没有例外。城、镇、市场、居所,在传统里,都体现为生长的关系,或者是在大的框架范围内生长填充的。这样的生长关系,恐怕是所谓规划者或者建筑设计师要时时注意的。”阿城认为,普通的建筑,与人的日常生活,如果处于互为生长的关系,就是利于生活的良性关系,如果处于互为抵触、冲突、冷漠的关系,就是恶性的关系。油库内展出的摄影作品,将在此主题下试图体现出上述两种关系。

在这个部分中,被置于聚光下的照片用一种凝固的形式呈现了北京这座城市的生长姿态。

艺术家王迪参展的作品分为《红色住宅》和《北京街巷》两个部分,它们涉及的都是艺术家所成长的年代北京普通人的居住环境,而《红色住宅》更多带有个人的成长记忆。王迪所拍摄的这些楼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它们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家硬性住宅经济指标为依据进行标准化设计、建造并以福利供给制方式进行分派的住宅建筑。这种性质不仅决定了建筑的格局设计、面积指标、住宅区的规划方针,甚至在外观上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风格,从而也就有了《红色住宅》这个主题。《北京街巷》是依照阿城对本届双年展《普通建筑》这一主题的阐释而专门拍摄的,通过对几段北京胡同街区的连贯拍摄,展现城市建筑、环境之间自然生长的关系以及和非生长关系的冲突。虽然作为几朝国都的北京从一开始就是以行政规划而非自然扩散的方式形成的,但进入城市的细节,数百年不间断的文化传承,居民对居住功能和居住文化的不断扩展完善,使得这座城市依然有着非常细腻、连贯的生长脉络。但近百年来文化传承的断裂,不同的、新旧文化及意识形态的生硬的冲突,造成了今天这座城市到处充满着生长关系断裂、不协调的景象。

据悉,第11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将于9月14日至11月23日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举办,主题为“那儿,超越房屋的建筑”(Out there: Architecture Beyond Building)。从1975年开始举办的国际建筑双年展,是威尼斯双年展的一个常规组成部分,本届建筑双年展将汇聚来自65个国家的建筑师和建筑展览。
 

相关链接 独特的zhongguo国家馆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主展场位于威尼斯岛东部,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绿园城堡”(Giardini di Castello),是固定的国家馆展区,另一部分为“军械库”(Arsenale),是大栋相连的仓库厂房,由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策展人召集的主题展便在这里举行。zhongguo国家馆位于军械库区末端的露天草坪——“处女花园”。

处女花园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油库面积约800平方米,总面积远高于任何一个其他国家馆;其次是zhongguo馆有场无“馆”的现状:处女花园上现在没有任何建筑;再次,出于保护文物的原因,处女花园不能下挖,因而不可能建造地基。这样一块绝无仅有的展场对参展者来说有着无限的可能,也是巨大的挑战。

《别册》阐述“普通建筑”

本届建筑双年展zhongguo馆还邀请了《东方早报》、《南方周末》、《Domus中文版》、《城市zhongguo》和《艺术世界》五家国内代表性杂志和报纸,策划并编辑zhongguo馆画册的《别册》,对“普通建筑”主题进行多元立体的阐述。在策展人龚彦看来,“普通,是心态上的,也是姿态上,是主题上的,也是手法上的。这个展览,放下的是权力和明星意识,讨论和推进的是‘普通’的多向意义和实践可能性,zhongguo五家代表性媒体分别选择了‘1979年后的zhongguo商品住宅’(《Domus中文版》)、‘灾后重建和危机管理’(《城市zhongguo》)、‘上海郊外的桥’(《艺术世界》)、‘苏州河的呼吸’(《东方早报》)、‘建筑普通话2002-2008’(《南方周末》)等角度。”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