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国图“十一”日进1.5万人 新馆成增容重要载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京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昨日,国图新馆中厅,数百名读者正在阅览。外环厅和中厅有一墙之隔。

奥运会后的第一个国庆节,位于白石桥的国家图书馆新馆在新老风格交替辉映的北京城里,成为了读者和游客的又一个选择。

  9月初开门迎客的国图新馆成为国图增容的一个重要载体,统计显示,国庆节假日期间,进馆读者平均每天都超过1.5万人(古籍馆、老馆、新馆三处共计)。国图负责人曾在新馆建成时表示,“我们希望展现给读者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让阅读在这里成为一种享受”。

  每日开门前上百读者等候  

  与馆外的车水马龙相比,国图新馆显得格外安静。国图新馆有读者座位2900个,日均接待读者为8000人次。虽然是节假日,但是每天早上9时开门之前,还是会有上百名读者在门外排队等候。

  “早上刚开门那一两个小时,起码也得有一两千人进来,但一下子就散开在各个角落,让人根本感觉不到是这么多人。”民族大学的于倩假期没有回家,“新馆甚至比学校教室都安静,学习效率似乎也要高一些”。

  由于采用了特殊材质的地砖等装修材料,国图的地面、墙壁以及玻璃幕墙的隔音、消音效果比较好。即便穿着一双硬底皮鞋,在阅览区走动,发出的声音也微乎其微。

  家长呼吁多对孩子开放

  国图新馆没有设置少年儿童借阅服务,但在法定节假日接待未成年人参观。昨天是国图接待少年儿童参观的日子,早上10时和下午2时,专门有工作人员带领参观。

  “这里好漂亮啊。”一个小女孩一进门就惊呼,然后拉着两个大人走向新馆布局图。像这样一家三口集体来参观的“家庭读者”,昨天至少有上百个。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国图新馆成了最具有教育意义的“假日旅游地”。

  在四层的数字共享空间,昆明来京旅游的徐先生和妻子站在女儿身后,看女儿熟练地上网查找电子书籍。这里的200多台电脑前已经坐满了读者,至少三成是未成年人。

  一些家长表示,希望对未成年人开放的时间多一些,让孩子多感受学习和阅读的氛围。同时,免费一小时上网、免费提供饮用水等服务,让家长们觉得这样的“出游”更加“物美价廉”。

  - 历史

  ●1909年(清宣统元年)9月9日 清朝宣统皇帝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这就是国家图书馆的前身。

  ●1917年 馆移方家胡同原国子监南学旧址。

  ●1928年7月 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馆舍迁至中南海居仁堂。

  ●1929年8月 与北平北海图书馆合并,仍名国立北平图书馆。

  ●1931年 文津街馆舍落成(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

  ●1950年3月6日 国立北平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京图书馆。

  ●1951年6月12日 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冯仲云、丁西林、刘季平、任继愈先后任馆长。

  ●1975年3月 周恩来总理提议并批准兴建北京图书馆新馆,馆址在北京西郊白石桥。

  ●1987年 落成,邓小平同志为北京图书馆题写馆名。

  ●1998年12月12日 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zhongguo国家图书馆。

  ●1999年4月16日 江泽民主席为国家图书馆题写馆名。

  - 展览

  英国藏zhongguo老照片现身国图

  包括近代照片500余幅,大多系首次在zhongguo展出

  昨日,在国家图书馆新馆稽古厅和右文厅,数百幅外国摄影师拍摄的展示zhongguo近代历史的老照片展出。zhongguo国图与英国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大型图片展览———“1860—1930:英国藏zhongguo老照片”是第一次在zhongguo展示这些珍贵历史照片。

  展览共展出英国国家图书馆、英国皇家亚洲协会、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以及一些私人藏家收藏的zhongguo近代历史照片500余幅。内容以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900年义和团运动和1911年辛亥革命等改变zhongguo历史的重大事件为主线,涉及zhengzhi、军事、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园林建筑等诸多方面。

  国图副馆长陈力介绍,这次展出经典作品众多,大多是首次与zhongguo观众见面。如被誉为十九世纪zhongguo最杰出的艺术摄影作品《广州街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北京全景图、zhongguo第一个兵工厂“金陵机器制造局”、义和团运动系列照片、摄影爱好者拍摄的辛亥革命战场照片。

  从地域上看,照片几乎囊括了zhongguo各地的代表性城市,如老北京城、摩登上海、秀丽大理、遗址文物众多的新疆和航运发达的长江沿岸城市等。

  该展览将持续到10月24日,市民可免费观看。

  - 布局

  中厅

  ●地下一层

  《四库全书》陈列及相关文献查阅

  ●地上一层

  工具书区陈列、查阅

  ●地上二层

  大型工具书陈列、查阅

  外环厅

  ●地上一层

  中文图书区

  ●地上二层

  中文图书区、办证处、目录查询区

  ●地上三层

  经典图书区、艺术与设计资料区

  ●地上四层

  中文期刊区、中文报纸区、数字共享空间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王荟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浦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