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世界日报:台湾采认汉语拼音有利中国文化传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10月13日电 美国《世界日报》10月12日发表社论指出,采用“汉语拼音”,是台湾当局从文化层面软性抵拒“台独”意识滋长的根本之计,不但值得肯定,有利于为两岸文化寻求共识,扩大沟通面,在教育和文化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历史意义。就长远效应言,让马英九施政得以提升岛内文化战略高度和视野,无论如何都是一项zhengzhi利多,也是推动两岸文化一体化的重大关键。

社论摘录如下:

台湾“行政院”跨部会“国际生活环境推动小组”最近通过“教育部”的提案,调整中文译音政策,改采“汉语拼音”。往后凡是涉及中译英部分者,但视地方政府是否采用汉语拼音,决定给予或不予补助。此举自具有强烈的政策导向。“教育部”提案所持的理由是:现今联合国及全世界图书馆均采汉语拼音,改采汉语拼音,可与国际接轨,有利走入国际舞台,营造优质国际生活环境。

在野的民进dang抨击此举是向大陆倾斜的“文化版CEPA”,不是在拼经济,而是拼意识形态。但我们要说,这是台湾当局从文化层面软性抵拒“台独”意识滋长的根本之计,不但值得肯定,有利于为两岸文化寻求共识,扩大沟通面,在教育和文化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历史意义。

6年前,陈水扁政权以强硬手段推行所谓的“通用拼音”法,意图排除汉语拼音法的使用。蓝色地方政权特别是马英九执政的台北市坚决不同意。姑不论“通用拼音”和“汉语拼音”有无高下之分,陈水扁政权挟其执政优势,强硬上马推行“通用拼音”。既未考虑适用性,更无适切性,时任“教育部长”的曾志朗不愿为“通用拼音”强行上马的政策背书,因此踉跄下台,当时曾志朗为求明志,演出一出“神鬼战士”的告别式,充分展现出个人出处进退的风格。此番裁决采用汉语拼音,自是感慨万千。

陈水扁政权当年所以不惜数十亿乃至上百亿元的花费,一意孤行地推行“通用拼音”,无非就是要藉此另立一套拼音法,乃至从文化上全面“去zhongguo化”。曾志朗下台后,台湾教育政策急剧偏向台独意识,至杜正胜上任,更全面性地加速“去zhongguo化”,历史教科书课纲所以一再引爆争议即在此。

至于汉语拼音不过是推广汉语和中文的辅助,以台湾地区而言,就是另一套拼音符号而已;但正因为拼音符号是幼儿教育以及推广汉语不可或缺的工具,特别是让洋人学中文时,有一方便。再者,两岸文化一体,采用“汉语拼音”,正可发挥最有效的沟通作用。在不久的未来,当全世界都得重视中文和汉语时,台湾采用“汉语拼音”或“通用拼音”,在起步阶段就有决定性的影响。是以此时全面采用“汉语拼音”,至少可以争取机先。

再者,两岸文化一体的概念和汉语拼音非仅具有良性沟通的条件,更重要的在于反台独,这要比任何zhengzhi上的论述还来得有效,影响更为深远。主张“台独”者当年所以拼命要推广“统一拼音”者(现已改名台湾拼音),就在于切割,要把两岸从文化和历史认知上硬生生地切开。民进dang批评马政府采用“汉语拼音”系出于“拚意识形态”的考虑,其实这正反映出民进dang的思维结构,系从“去zhongguo化”着眼。

两岸文化一体是否有利台湾?不论就学术文化或大众传媒市场,较诸两岸经贸依赖大陆市场者犹有过之。再就两岸文化交流言,使用“汉语拼音”当然具有极大的方便性。单就方便大陆客访台观光而言,相对于其它地区,即具相对优势。

若从海外侨教言,这正是简体字和正体字都能使用的拼音法,有利于侨教在选用教材时,不致因拼音法不同而生困扰,且可从中择优选用。海外侨教得以从“汉语拼音”系统同时对接两岸文化产品,当然有利于两岸在海外的文化接触,且可在两岸同时产生巨大的回馈效应。

总之,采用“汉语拼音”,就长远效应言,让马英九施政得以提升岛内文化战略高度和视野,无论如何都是一项zhengzhi利多,也是推动两岸文化一体化的重大关键。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