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沪上“电大热”方兴未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文汇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不久前,上海电视大学收到国际远程教育理事会(ICDE)的质量评审报告:“赞赏上海电大所实施的质量保证和控制体系的全面和广泛程度,该体系确保了其教材和服务及学习者支持过程的高质量。”这意味着,上海电大已经通过了国际远程教育专业机构ICDE的质量评审,融入开放与远程教育的世界大潮中,并成为zhongguo电大系统吃“洋螃蟹”的第一人。
    
    如今,上海电大高等学历教育注册在校生规模近12万人,分属59个分校,每年为社会培训各类非学历教育人员逾50万人,跻身于世界“巨型开放大学”之列。
    
    高学历人才电大“充电”
    
    南京财经大学法律系本科生、苏州大学法学硕士——已经拥有多个学位的徐寅哲,竟然报考了上海电大的大专班。
    
    为何一个硕士要“放低身架”读大专呢?徐寅哲告诉记者,他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分管建筑行业事务,由于缺少专业知识,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律师在与客户和委托者交流时,感到十分吃力。在朋友的推荐下,他看到了上海电视大学“工程项目管理专业”的招生简章。他想,电大开设的这个专业虽然只有大专水平,但也许会对他非常有用。于是,他选择了建筑工程专业,成为上海电大建设分校07级04班的学生。
    
    电大的网络平台对徐寅哲学习的帮助很大,通过BBS论坛、QQ群,他下载了班级优秀学员的课堂笔记,存到硬盘中,一有空就自学。全面系统的专业学习,很快使他在工作中如虎添翼。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身的复合发展,中文专业读计算机、金融出身学习法律……上海电大灵活的办学机制,成为人们学习第二、第三专业的优质选择,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们在开放教育的平台上各取所需。
    
    外地生报读比例攀升
    
    如今,外地学生报读电大的比例逐年攀升,其中就读大专课程人数最多。该校2002年大专报名学生中,外埠学员仅占5%左右,今年已经上升到25%。在闵行、浦东新区等城郊结合地区,非本市户籍的学员第一次超过了本地学员数,其中闵行一分校的外地大专学生占了60%。
    
    上海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市闸环灵石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沈厚平,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朱雪芹都曾是上海电大的学员。沈厚平说:“电大老师教授的东西正是我们实际工作需要的,掌握了这些知识,很多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据介绍,上海电大开设的课程如会计、汽车维修与检测等机电实用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等,贴合外来打工者的务工实践,是外来人员报选的热门课程。这些课都聘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授课,讲课内容紧贴实际,便于学员吸收和运用。
    
    教学模式采用三维互动
    
    随着上海电大招生持续升温,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大。那么,他们是如何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的呢?对此,网络教学的实践者们认识到,虚拟学习环境有其特殊性,老师们不再是讲堂上的圣贤,而应该是学生身边的指导者。
    
    据介绍,上海电视大学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导学-自学-助学”,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教育者引导学习为前提、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交互手段支助学习为基础的“导学-自学-助学”三维互动的教学模式。
    
    上海电大与哈佛大学、香港公开大学等学校在远程教育方面展开合作,提升国际办学竞争力。联合美国哈佛大学合作开始了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训工程,不受时空限制,面向全球进行开放远程教育,该课程已先后在世界各地推广和普及,上海是其远程登陆zhongguo大陆的第一站。
    
    今年,上海电大在国内电大中第一个主动申请接受ICDE的质量评审。上海电大校长张德明表示:“ICDE是全球远程教育唯一专业组织。我们之所以要申请ICDE质量评审,是因为我们要了解世界开放大学的标准和要求,并认识到质量是开放远程教育的生命线。”
    
    本报记者  李雪林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