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在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发现地下建筑遗迹(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工作人员在展示一只在勘探现场发现的玻璃瓶(1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勇 摄
    本次应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主要包括地质雷达和高密度电法两种方法。地质雷达勘探法对地下的建筑基址勘测效果明显,而高密度电法则更有利于发现地下掩体和空洞。

    考古人员说,传统的探铲人工钻探方法,对砖石水泥结构为主的建筑基址往往难以奏效;作为侵华日军细菌战的研究机构遗址,“731”遗址地下情况不明,人工钻探或发掘具有一定危险性,使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使数据更有说服力。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部门有关人士说,这些先进技术曾被应用于古代墓葬的考古调查中,但对近现代建筑基址进行考古勘察、试掘还是第一次。

    遗址的计算机测绘工作,主要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专家来完成,主要绘制现存建筑的平面图、剖面图和立面图、建筑结构等。这项工作将为保护规划提供精确、科学的数据。

    由当年日本最高统治者敕令组建的特种部队——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于1935年在哈尔滨市平房地区建立了生物武器研究、试验和生产基地,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进行最大规模生物战的指挥中心。

    在这个“食人魔窟”,侵华日军惨无人道地以活人为试验材料进行生物武器的研究与生产。二战结束后,原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队员在远东军事法庭上供述,至少有3000余人在此惨遭杀害。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前夕,为掩盖罪行,“731”部队对法西斯日本的这个最高核心机密设施进行了销毁和破坏,很多残垣断壁掩埋于地下。

    据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方资料,遗址占地6.1平方公里,原有建筑超出百座,包括地上建筑、地下建筑、地上和地下混合结构建筑。

    目前,“731”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存留保存状况不同的各类建筑址27处。原“731”部队本部大楼也已成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对公众开放。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王鹏说:“当年‘731’基地规模非常大,但对有些区域特别是地下部分,我们还不掌握。这次调查勘测使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这也是目前为止对‘731’遗址最全面、最科学的一次调查勘测。”

    据说,当年“731”部队溃逃前,核心区域里还关着400多名被当作“试验材料”的活人,由于当时已经不能做试验了,侵华日军便在四方楼附近挖了几个大坑“处置”他们。有人说这些人被活埋了,也有人说他们被烧死了,但至今未发现他们的遗骨或遗物,侵华日军的相关罪证也没得到揭露。

    2007年5月,王鹏在日本遇到一名原“731”队员。据他讲,“731”基地地下规模非常大,日军溃逃时还存放了大量战略物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