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陕西普查出文物点372处 澄城发现龙山文化遗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姬家河东遗址局部遗址上的夯土遗迹
 

 
东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器
 
1月12日,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澄城县文物普查成果进行检查验收,该县在田野普查中新发现文物点372处,其中东坡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关中地区龙山文化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澄城县此次田野普查历时19天,行政村、自然村踏查率100%。普查中发现的东坡遗址,位于该县刘家洼乡东坡村西北,呈扇裙状排列于黄龙山前,由中更新统风、洪积黄土状土夹沙、砾石组成,面积约6万平方米。在距离地表1.5米处,保留有袋状灰坑,专家鉴定为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采集陶片多为泥质、夹沙灰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杯、鬲、罐、缸等,还有石镰一把,中部钻有一孔,属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发现的房基、陶器标本,对研究关中地区龙山文化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姬家河东遗址位于该县庄头乡姬家河村东偏北800米处的沟畔上,东、西临沟。东西300米,南北400米。遗址上为台阶状的坡地,地面可见到大量陶片。在遗址东北部发现一段夯土遗迹,夯层无夹杂物。采集标本以泥质灰陶为主,器形有簋、鬲、罐等。专家分析,姬家河东遗址属于商周时期的聚落址,夯土墙基及瓦构件的发现,推断为商周时期一处重要古城址,为分析商周至秦汉时期城址的分布,提供了实物资料。专家建议,加强对姬家河东遗址的保护、管理,并竖立标志牌。文/图记者石俊荣

    新闻链接

    陕西龙山文化(公元前2300-2000年)主要分布于渭河、泾河流域。如西安客省庄、斗门镇、米家崖、长乐坡、赵家湾,岐山双庵,兴平张耳村,武功赵家来等遗址。最能反映陕西龙山文化特征的是陶器。主要是灰陶,多为泥质,有大量篮纹、绳纹。三足类炊器中,鬲、斝较多,鼎、鬶少见;饮食器中,罐、碗较多,盘、盆稍少;特别是有一种折肩小平底瓮,为其他文化所罕见,是代表性器形。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