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民众积极为教育规划纲要制定献计献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自1月7日公开向社会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意见以来,社会各界以发送邮件、发布留言和贴文以及征文等形式,提交4500余条建议,显示出较高的参与热情。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社会各界提出的建议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包括: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寻找实施素质教育途径;加快高招制度改革;重视学前教育发展;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据介绍,许多建议基于基层生活和观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许多意见经过深入的思考,具有客观的视角和可操作性。例如,在谈到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时,有人提出,多而杂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课后没有温故知新的过程,教师没有辅导答疑的课时,只能利用节假日补课,负担过重由此产生。因此应从整合课程入手,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也有人提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设法去除中小学头上的“升学紧箍咒”,严禁以任何名义和形式对各中小学校和教师进行升学率排名和奖惩。

    在谈到素质教育时,网友“木秀于林”认为,素质教育难以推进,是因为社会过于看重高学历,宁愿读最差的大专院校,也不愿意读最好的职业学校,这种观念的盛行就意味着素质教育的失败。

    一些民众通过征求意见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在上海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李应和表示,他的孩子在家读书不努力,爷爷奶奶管不了。希望各位领导考虑一下户籍对外来学生的限制。还有农村教师明确表示提高待遇,改善生活条件。

    教育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许多民众着眼大局,立足长远,十分关注教育发展的走向和趋势。有建议者认为,我国过去很长时段处于“穷国办大教育”困境,因此很难顾及到事实上的基础教育均衡,实行的是培养急需人才的“重点”突破策略,建议缩小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差距,解决好农村教师数量和质量问题,从政策上、待遇上向农村教师大幅度倾斜;同时开展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的标准化建设,以够用、实用、能满足现代教育需要为前提,制订不同规模、类型的学校建设配置标准。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