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北京国子监首次清明祭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新网许维静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北京国子监首次清明祭孔 少年身着汉服习孔仪

 4月4日,北京国子监,小朋友们穿着传统服装祭祀孔子。当日,“过节日 习礼仪——清明时节话传统”活动在国子监举办。 中新社发 廖攀 摄

 4月4日,北京国子监,小朋友们穿着传统服装祭祀孔子。当日,“过节日 习礼仪——清明时节话传统”活动在国子监举办。 中新社发 廖攀 摄


    四日是清明节,当代学童们在国子监身着汉服献花、行礼,参加首次北京孔庙清明祭孔活动。记者在现场看见,祭奠孔子的祭品从过去的猪牛羊肉换成了水果糕点,并加入了鲜花祭扫的现代元素。 
  这次清明时节孔庙祭孔仪式共分五个步骤:读告至圣先师书,献祭品,读祭文,全体师生家长和游客向孔子行拜礼以及对孔子像尘土的扫拭。据在场的礼仪老师介绍,已将其中民间的叩首礼改为拜礼。
  这次活动名为“清明话传统”,意义在于引导市民过文明节日、习传统礼仪。参加祭孔仪式的四十余名学童都来自北京成贤国学馆,他们按性别分为两个方阵,男学童身着蓝色汉服,女学童身着粉色汉服。学童们在古琴的伴奏中朗诵了杜牧的《清明》等五首有关清明的古典诗歌。
  据成贤国学馆礼仪老师申自强介绍,清明节里,家祭先祖,国祭英烈,学祭孔子。人们通过肃穆的肢体语言表达心中的哀思和敬意。而孩子们从小感受这样的熏陶,对他们的境界提高很有帮助。
  历史上的清明习俗既有祭扫坟墓的哀思,也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学童表演完祭孔仪式后,还举行了踢毽子表演、风筝制作和古树木浇灌等活动,让今人体会清明时节悲伤与欢乐交融的独特传统文化。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