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蒋介石文胆 台北“故宫”前院长秦孝仪辞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自1983年主持‘故宫博物院’以来,日以维护华夏民族历史源流统绪,推廓7000年文化大系为己任。”这是曾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之职18年的秦孝仪去职时所作《俯仰之间》的开篇之语。1月5日,这位曾被称为蒋介石“文胆”的知名文化人突发心肌梗死逝世,享年86周岁。

    “帐望人垂老,离忧客未回”,秦孝仪生前曾表示,两岸故宫的文物都是zhongguo的瑰宝,台北故宫的文物终究要回到北京故宫,“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看着故宫文物回家”——然而,这最终成为老人生前永远的遗憾。 

    台北振兴医院方面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介绍,秦孝仪1月5日下午在家中因心肌梗死复发休克昏迷,下午5时紧急送抵振兴医院急诊,抵院时已无生命迹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仍无法挽回,傍晚6时35分宣告不治。zhongguo国民dang主席马英九、前台湾“行政院长”郝柏村、台北市长郝龙斌、台湾《联合报》发行人王效兰等故旧好友,均前往吊唁。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昨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秦老生前对上博评价极高,并为两岸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他的去世是zhongguo文博界的巨大损失,上海博物馆将向秦老家人寄去哀思。

    优游于中华文化精髓间

    由于家学渊源,秦孝仪人文素养极深,24岁时就获蒋介石拔擢任用,追随蒋介石达半个世纪之久;秦孝仪曾负责将“建国大印”从大陆带到台湾地区,并担任蒋介石身边的侍从秘书20多年,外界多以秦孝仪为蒋介石“文胆”视之,而蒋介石弥留之际亲自点名要他记录遗嘱,更使其名声大噪。

    秦孝仪不仅是一位文史专家,也以书法见称于世,尤其好作篆籀古文,其溯源于先秦古籀者,取法于方整汉篆者,自创风格独具的“秦体”。他生前特别推崇苏东坡的《寒食帖》和黄庭坚的《花气薰人帖》,在秦孝仪看来:“纵观当今世界的几大文明,多是文明留存,而文化却出现断层。惟有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浑然一体,一以贯之。”这也成为他晚年“优游于中华文化的精髓间”的最大理由。

    秦孝仪退休之际,曾将倾其毕生心血收藏的牙、骨、竹、木雕刻296件,以及明清善本旧籍42种2230册悉数捐作台北故宫院藏。

    “故”字号文物终将回家

    1949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部分精品文物被运到了台湾地区。对于李敖所说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有皮无瓤、台北“故宫博物院”有瓤无皮的说法,秦孝仪2005年在接受大陆媒体采访时表示,台北故宫珍贵的书画文物较多,北京故宫的重器多,“两边文物各有所长。”秦孝仪说,古建筑物——这是最主要的故宫文物,拿不走;大的文物藏品,也没有拿走。应该说,有一部分精品在北京故宫,还有一部分精品则在台北故宫。

    “当时我主持了对台北故宫文物的总清点。一共请来了40多位专家,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才清点完毕。结果除了一页‘老满文档’以外,无一丢失。”秦老曾感慨道,其实两岸故宫的文物都是zhongguo的瑰宝。在清理台北故宫文物时,细心的秦孝仪还特别留了一个心眼,凡从北京运到台湾的文物,都以一个“故”字命名,而对后来台北“故宫博物院”花钱收购的,或由台湾人捐献的文物,则以“新”字命名。

    “这样编排,一目了然。将来这些‘故’字号文物,是要回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秦老当时希望自己能亲眼看到这一幕的实现,然而这最终成为老人生前永远的遗憾。

    推动两岸交流让人怀念

    早报记者昨天拨通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的电话时,对于秦老的辞世陈燮君表示十分突然而震惊,“之前还不知道,很悲痛,我和秦老交往很多年,太熟悉了。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为两岸文化交流做了很多工作,非常热情。最后一次见到老人是在2005年年底,那时我去台北访问讲学,秦老邀请了众多台北文化界的人相聚,把我介绍给他们,当时有20多桌人,很让人感动。”

    陈燮君表示,上海博物馆这些年举行的不少大型活动秦孝仪都坚持参加,“汪馆长(汪庆正,原上海博馆副馆长、知名文博专家)生病时也曾经会过,秦孝仪对上海博物馆的思路、展览以及管理等评价都很高,他本人书法也很好,具有很深的国学根底。秦老曾经为台北故宫的国宝文物到上海展览多方牵线搭桥,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未能如愿——但老人为两岸文化交流做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让人怀念。”

    据悉,秦孝仪在故宫任职的岁月就已开启与祖国大陆的联展,其中1997年台北故宫展出的“三星堆传奇——华夏古文明的探索”特展成为台北故宫借展祖国大陆出土文物的首例。

    在他的支持下,台北故宫与北京故宫及上海、湖南等地文博单位也进行了令世人瞩目的交流与合作。其中,两岸故宫各精选70余件藏品合印的《国宝荟萃》更被传为佳话。



    “孝公”秦孝仪 

    长期辅佐经国先生的秦孝仪院长,在1980年前后和我及孝慈渐有互动,这是因为我在“外交部”的工作,逐渐与台湾“故宫博物院”有较多联系的关联。担任“北美司司长”时,举凡有重要的美国参众议员前往台北故宫参观,均由我陪同,而每次秦院长都亲自接待,于是和他见面的频率就多了起来。在此之前,和他可说是素昧平生。

    我对秦院长很尊敬,至今当面必称“孝公”,他对我也很爱护。孝公早年追随“老总统”,后来更辅佐经国先生。他曾私下跟我说,能和蒋家三代维持难得的关系,算是可贵的机缘。后来秦院长经常邀我和美伦到台北故宫小叙,每次也都会邀约孝慈和申德同往。秦院长年高德劭,又和层峰来往密切,他的嘘寒问暖,让我们可以间接感受到一些来自蒋家的温暖。我不知道他这么做,是否来自父亲的授意或暗示?秦院长民国十一年生,长我21岁,由于他的体态和举止,比他实际年龄看来还要大些,我们把他也当成父执辈的长者,对他说的建议,我们都充分尊重。

    那次发生“蒋家身份”阻碍仕途的事,在以往只有去找王升想办法,但他于1987年就放到离台湾最远的巴拉圭担任“大使”,直到经国先生过世两年后,1991年才奉调返岛。那段时间里可以谈上话和帮上忙的,仅剩下秦院长了。摘自《蒋家门外的孩子》

    秦孝仪简介

    祖籍湖南衡山,字心波,生于1921年2月。曾担任蒋介石侍从秘书达25年之久。历任国民dang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台湾历史学会理事长、台湾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等职。



    秦孝仪的乡情

    秦孝仪先生2005年10月20日在家乡湖南省博物馆举办他个人的诗文书法文房展“笔力诗心——秦孝仪书法文房展”开幕式上,说他20岁离开家乡湖南,至今84岁才返乡。他用乡音满怀深情诵读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贺知章此诗,是80多岁返回乡里时写的。秦先生也是84岁才返乡的,而且也乡音未改。

    秦先生对家乡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的诗文中,常常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思乡之情,甚至常常梦回家乡。如:梦中有味湖之酒(原注一),男子生憎不出湖(原注二)。四十年间三万里,当时蹈海一癯儒。原注一:“湘中米酒味甘,曰湖之酒。”原注二:“乡中父老责子弟不器,每曰不出湖。”

    像这样梦回家乡的诗,秦先生的诗集中还有,如《梦回》诗有“五十年前事,凄然入梦来”、“帐望人垂老,离忧客不回”之句。  
    作者:顾维华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