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胡安·拉蒙·希梅内斯:最细腻的行吟诗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者:雪竹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西班牙著名诗人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881年11月23日生于乌埃瓦省的莫格尔。1939年西班牙内战后,他流亡拉丁美洲,最终定居于波多黎各。希梅内斯的诗歌、散文、杂文文字朴实,内容深刻。195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他的西班牙语抒情诗成为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1958年5月29日,他在波多黎各首都圣胡安逝世。希梅内斯属现代zhuyi流派诗人,是不少先锋派诗人的老师。他追求诗歌的美,认为诗是知识的源泉,是认识事物的方法。他希望通过诗歌创作,了解真理,达到永恒的境界。


      文学神童的坎坷路 


  希梅内斯少年时期学习成绩优异。中学毕业后,遵照父亲的意愿,他进入塞维利亚大学学习法律,但由于对法律不感兴趣而于1899年辍学。1900年,希梅内斯到达马德里。同年,发表了最初的两本诗集,即《白睡莲》和《紫罗兰色的灵魂》。这一年,由于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他情绪受到很大打击,抑郁成疾,住进了疗养院。1902年发表了《悲情咏叹调》。1904年发表了《遥远的花园》。


  1905年,希梅内斯返回故乡居住。1905年至1913年是他的创作高峰期。他发表了多部诗集,主要有《牧歌》、《遗忘》、《挽歌》、《神奇和悲哀的诗》、《乡村诗歌》、《迷宫》、《爱情之书》、《思考的额头》、《金子的沉默》、《田园诗》。


  1912年,希梅内斯回到马德里,在那里结识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西班牙语译者塞阿伊马尔,并对她一见钟情。1916年,两人在美国结婚。1917年,他发表了《一个新婚诗人的日记》。这部诗集标志着他的创作从“情感诗歌”过渡到“赤裸裸的诗歌”。从此,他开始创作纯粹的诗歌。1918年,希梅内斯率先发起诗歌创新运动,对西班牙现代的“27年代”文学起到了很大的影响。1921至1927年,他在杂志上还发表了许多篇散文。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和众多西班牙知识界人士一样,希梅内斯站在共和派一边。内战结束后,希梅内斯被迫流亡国外。他首先来到华盛顿,后辗转迁居到波多黎各,在那里定居,并在大学任教。在流亡期间,他的创作从“赤裸裸的诗歌”向“纯粹诗歌”转变。


  1956年,希梅内斯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不久,其妻子病逝。希梅内斯受到很大打击,未参加颁奖仪式。两年后,希梅内斯在波多黎各逝世。


  先锋派诗人的老师


  希梅内斯的诗歌创作历程一般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情感诗歌阶段、赤裸裸诗歌阶段和真正诗歌阶段。


  情感诗歌阶段始于1898年,止于1915年。它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898年到1908年。这一阶段的诗歌受到象征zhuyi和现代zhuyi文学的影响,多描写风景,并通过景色反衬作者的内心世界。实际上,风景不是自然现象的描述,而是作者内在“花园”的外化。作品题材多为个人情感,结构整齐划一。第二阶段的作品多为11个音节的诗句,以辅音为韵,现代zhuyi和象征zhuyi风格更为明显。但是,到这一阶段末期,希梅内斯开始对现代zhuyi注重诗歌外在美的特征感到厌烦。


  在这一阶段,作者于1914年创作了著名散文《小银驴和我》。这篇作品是希梅内斯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通过对雪白色的驴子、妞妞、白蝴蝶、月亮、金丝雀等一系列纯洁可爱的形象的描写,作者将一幅秀美、优雅的田园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小银驴、妞妞的死让读者感受到凄然的美,体现了这一时期希梅内斯作品中饱含的忧伤情绪。


  1916年至1936年在希梅内斯的创作生涯中属于“赤裸裸的诗歌”阶段。这与他第一次美国之行并因此接触到英语诗歌有密切的关系。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大海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代表了生命、孤独和现存的一切具有永恒的价值。诗人希望通过诗歌的美得到永恒,超越死亡。为此,他不再注意诗歌的节奏、内容和形式上的美,而是把重点放在寻求“纯粹的,深层次的”的诗歌,探索诗歌的“本质”。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一个新婚诗人的日记》。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从题材和形式上做了多方面的新尝试,开创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对在西班牙现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27代作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1936年8月22日,希梅内斯踏上了自我流亡之路。从1937年至1958年,他的创作进入了第三阶段,即“真正诗歌”阶段。这一时期,他继续追求“唯美的”、“纯粹的”诗歌。在语言上使用许多自己创造的新词,在修辞方面大量应用抽象的象征,使作品难度逐渐加大,甚至趋于晦涩。


  纵观希梅内斯的创作,评论家们一致认为,在欣赏他的作品时,必须注意其文学创作的三个基本立足点:


  1. 诗歌是为极少数人创作的。希梅内斯曾经在一次题词时写到:“谨把此诗献给少数人。”这实际上是指导他创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为此,他的诗的难度不断增加,甚至到了艰深、晦涩的程度。


  2. 创作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希梅内斯认为,诗歌创作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过程。每一首成功的诗作都应当是不断修改的结果。因此,诗人对自己的已经完成的作品多次进行修正甚至删改,力求达到完美的程度。因此,希梅内斯诗集中收录的作品或结集出版的散文、杂文常常与最初发表时的版本有所不同。


  3. 诗歌应当满足三个要求,即给人美的享受、传授知识和追求永恒。诗代表完美无缺,也代表上帝。它们外在的表现形式就是大自然,甚至可以是诗人本人。希梅内斯锲而不舍地寻找诗歌的内在美,寻找一种能够“给他心灵慰藉”的纯诗歌。


  引领西班牙诗歌发展潮流


  希梅内斯在西班牙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西班牙现代zhuyi诗歌的代表人物。其创作得到了鲁文·达里奥的赞赏。达里奥在一篇文学评论中写到:“我刚刚读了一位新近出现的安达卢西亚诗人的作品。他刚刚走上文坛,但却已经是西班牙最细腻的行吟诗人。”


  希梅内斯将达里奥看作自己的老师,对他崇拜之至。两人建立了诚挚的友谊,保持了多年的书信往来。希梅内斯认为“鲁文·达里奥是西班牙语世界最杰出、但最不为人理解的诗人”。希梅内斯的创作深受达里奥的影响,成为西班牙现代zhuyi文学的代表人物。他还收集了许多资料,准备撰写《我的鲁文·达里奥》一书。后由于种种原因,该书未能问世。


  马查多与希梅内斯1902年相识,一见如故。马查多对希梅内斯的《白睡莲》赞赏有加。希梅内斯对马查多也很欣赏。


  安东尼奥·马查多与希梅内斯共同引领了西班牙20世纪初的诗歌发展潮流。两人同为现代zhuyi诗人,堪称西班牙现当代诗歌的两大代表人物。马查多的作品热情、富有感染力。希梅内斯的诗歌则简洁,朴素。二者彼此衬托,相得益彰,一起成为西班牙诗哥文学的巨擘。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葡萄牙语言文学系主任)


  刘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