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囧、槑,是不良用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全国人大代表、zhongguo移动重庆公司总经理沈长富,在两会上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ThankYou)、bt(变态),还有“囧”、“槑”等,认为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语言,会产生不好影响。 
  此言一出,网上一片哗然。有网友调侃:“囧、槑二字古汉语中就有,不学习OUT了吧”,有网友批评:“网络语言是在交流中自然产生的,怎么能强行禁止?”有专家点评时直言不讳:“如果真要屏蔽什么,那应该是‘屏蔽’这两个字,太蛮横。”
  七成网友反对屏蔽“囧”“槑”
  “屏蔽”提议,迅速被网友们评论为“雷人雷语”,在某网站发起的网上调查中,近2万名网友中约70%表示反对。与提议的严肃相比,网友们的回帖更显幽默。有微博网友说:“听到这样的建议,我‘囧’;提出这样建议的人,真‘槑’”。 
  囧,读jiǒng ,原义光明,因为像人的表情,网友用其表达郁闷、无奈;槑,读méi,同“梅”,因为字形像两个“呆”,网友用它形容很傻很天真。至于3Q和bt,88等,则是取其读音和简写,打字简单。有网友发问:“在美国,you are可以简写成UR,我们为什么不能幽默点、简单点,为什么要除之而后快?”
  与之相对应,也有少部分网友支持“屏蔽”,一位上海网友就说,这些“网字”哗众取宠,很无聊;还有山西太原的网友表示,自己就经常碰到这些看不懂的字,像脑筋急转弯一样,强烈支持规范汉字。
  南京师范大学新传院顾理平教授表示,网络是一种新兴媒体,这种以文字为主的交流方式,要求语言更加便捷,鲜活,像“3Q、bt”等,都属于词汇的简化版。还有一些热字、热词,更是某种集体情绪或社会热点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像“杯具”、“范跑跑”、“正龙拍虎”、“被自杀”,我们很难找到比它们更精当、更机智的词。也许现在它们还不够严肃和规范,但是语言文字是动态发展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再到现在的白话文,在应用中逐渐形成的语言习惯是无法也不应被扼杀的,即使屏蔽了这些,还会出现更多的其他新词。不过他也表示,他在总体支持网络新词的同时,也表示并不支持生造词和中英混杂的网络词语,那些更像一种游戏,并且生命力不会长久。
  网络热词无需强行干预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在人们生活中变得司空见惯。网友们或因为好玩,或为了省事,或为了幽默讽刺,创作了一个又一个的网络新词,并在网络上乐此不疲、自得其乐。然而同时也有很多人担心,这样会影响青少年的语言习惯和语文学习,那么学术界对网络语言到底如何评价?记者电话采访了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科汉语史研究方向带头人吴金华教授。
  吴教授表示,网络语言的确是一种新的语言现象,但是学界关注并不多,原因就在于它基本限于网络使用,并未对主流的语言应用体系产生太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网络语言更像是一种游戏性质的文字交流,说它对汉语有多大的好处为时尚早,但肯定也没什么坏处,很多新词时髦一阵,然后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消失了,没必要大张旗鼓地用强制手段搞屏蔽。
  事实上,汉语语言文字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过去从日语、英语中都吸收过很多词汇。国家语委《2008 zhongguo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表明,2008年zhongguo语言添加新词359个,17%源自网络。2009年出版的《辞海》也首次收录网络语言。可见,国家语委和《辞海》这样的权威部门和工具书都不简单排斥网络语言,都以一种宽容开放、公正客观的姿态对待网络语言。不过,也有老师提醒青少年应区分场合使用,特别是像“ 囧、槑”一类被网络激活的生僻字,别在流行中淡忘了他们的本意。
  事实上,对语言文字进行强行干预,效果并不好。例如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 “汉字整形”运动,拟恢复51个异体字,并对44个常用字“动刀整形”,结果遭到普遍的抵制,在某网络的调查中,反对者超过87%,此事最终不了了之。正如一位广东湛江的网友所说:“网络流行字不过是一种网络时尚,大家玩腻了,自然就不玩了,任其自生自灭好了,何需出手干涉。”
  网络世界堵不如疏
  网络改变世界,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也使每个人的目光拓展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然而,网络监管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简单的一刀切和“屏蔽思维”已不适应网络时代。
  有网友说,沈长富代表提出的分时段开放网游,如工作日少开,周末多开,是有一定建议性的,但是屏蔽网络热词,反映了权力意识和屏蔽思维,“网络热词不是黄dudu,哥烦的不是雷语,是霸道”。
  有专家指出,网络并不仅是虚拟世界,也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网络热词之所以能风行并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是因为在幽默和风趣的背后,体现出科技进步催生的新思维方式,凝结着众多网民的愿望和追求,有的呼吁公民有更多的知情权,有时还践行着舆论监督的功能。因此,不仅不能用“屏蔽”应对网络热词,而且应该更强调理解和沟通,对于网民的情绪积累,堵不如疏。近两年两会代表和委员开博客、接受网络访谈,今年还有许多委员和代表主动地“织围脖(微博)”,倾听来自网上的声音,这些都表现出了对公众的热情和诚意。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网络热词,不妨多些包容,至少可以多一些幽默感。 
  本报记者 王宏伟





 
关键词: 用语 不良 新闻信息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