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洛杉矶时报:中国试图通过儒学重建价值体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凤凰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美国《洛杉矶时报》2007年5月7日文章:通过现代演绎,zhongguo回归儒学 (作者:倪青青/Ching-Ching Ni)

题记:在这个经济发展迅速却有些精神生活缺失的国度,一个教授所写的关于古代圣贤的新书开始热销。

儒家的著名论调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恐怕这次先贤要食言了:在孔子逝后2.5个千年之后,他的名字可以再度风行,要归功于这位zhongguo女博士。

孔子,遭遇于丹。

于丹这些天忙到几乎没有时间回家和看女儿。

自从去年年末于丹的书《论语心得》出版之后,她开始奔波于校园讲座、签售仪式、电视访谈和宣讲会之间。那些尘封的古老儒家说教变成了zhongguo版的《心灵鸡汤》,对此,公众们似乎欲罢不能。

“这(种受欢迎程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在开往飞机场的黑色奥迪后排座上,现年43岁、衣着光鲜的于丹接受了短暂的采访。“在二十一世纪里,我们的价值体系正在变化:人们面临着繁多的困惑和选择。而经典不该只是僵化的作品。它们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价值体系。”

在过去的2500多年中,儒家学说中的孝顺、正直和等级思想一直是zhongguo及多数东亚国家政权统治和人民生活的指导性原则。新zhongguo之后,毛泽东宣称儒家思想为反革命思想,各地的孔庙也因此遭受了红卫兵的洗劫。

今天,zhongguo拥有令人垂涎的经济增长,也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革。但很多人却认为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丧失了它在道德和精神上的准星。这时,孔子,按照zhongguo人的叫法,孔夫子或孔圣人,他的智慧被一个女人再次提起,并重新阐释。

“我感到吃惊,”身为北京某时尚杂志的文化评论员和出版人的洪晃(音)说:“她(于丹)的成功和现今zhongguo所面临的认同危机和精神危机有关。今天我们只认钱。所有人都在找寻zhongguo式的生活意义。”

孔子教义的集成,叫做《论语》。普通zhongguo人难以理解文言文写成的《论语》,就像普通的讲英语者无法理解拉丁文一样。但于丹的书《论语心得》是白话文的,且富有现代气息。

例如,当孔子谈到王者品质的时候,于丹将其联系到了普通人的生活。孔子问他的弟子他们有什么愿望。得到回答后,孔子并没有赞赏那种雄霸天下的理想,而是对仅仅希望与友人共度春日的想法做出了肯定。

于丹说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是太多的人因为太忙碌而没有时间想清楚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功成名就并不表示你如愿以偿。”她写道。



为了说明,她讲述了三只田鼠过冬的故事。一个觅食,一个挖洞,一个无所事事只是玩耍。冬天来了,洞内食物充足却无事可做。这时第三只田鼠大显神通,讲起了他的趣事和游戏的故事。

于的书在四个月内卖了超过三百万册,打败了热销对手《哈利波特》系列,创下了现代zhongguo的图书发行记录。她出名的另一不幸标识就是,录有她电视讲座的盗版光碟和美国的《疯狂主妇》、《穿普拉达的女王》等并列在显著位置。

最近于丹完成了她在18个城市的巡回签售,亲笔签售了39000本书,其中两次最长坐了十个小时。“我见到很多人排队,”她说:“一天是刮风,还有一天是下雪天,(签售)一直进行到午夜。我凭良心坚持着,尽管我就要昏了。他们不是为我而来的,他们为孔子而来。”

孔子思想的确在迅速复兴,这也得到了zhongguo官方的认可。

zhongguo传媒大学的教授苗迪(音)说:“尽管可能99%的zhongguo人从来都没读过孔子的书,但是孔子的价值观依旧深植于我们的文化中。孔子最负面影响的例子就是对女人的看法。他的看法在家族制男权社会中被看作准则,当然现在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已经大有改观。

早在1949年之前,zhongguo知识分子就已经开始质疑孔子的学说,认为他是zhongguo吸取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阻碍。

在文革期间,批孔达到高潮。学校禁止教授《论语》。老师被拷打,只因为他教授了这本几世纪以来作为zhongguo初级哲学读本的书。

当今zhongguo的经济奇迹同时引发了贫富差距、腐败猖獗和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儒家思想的复兴使得zhongguo政府能够用更加平和的方法来处理社会矛盾。

zhongguo当局同时也在外交政策上积极地借用了孔子的显赫声誉,主动缓和zhongguo崛起给他国造成的压力。zhongguo政府已经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孔子学院,来推广汉语和传播zhongguo文化,就像德国的歌德学院和法国的法兰西学院。

但是,这些官方努力显然都无法与草根儒学者于丹所引发的儒学复燃相比。

于丹留着短发,合身的衣服紧扣到了脖子,有时她是个专横的女人。作为一名媒体研究学者,她喜欢爵士乐和足球,并能够随口引用整篇的zhongguo古典诗词和名句。

去年秋天,她在信号可以覆盖zhongguo每个村落的国家媒体中央电视台做了为期一周的讲座,她的畅销书便是七天讲座内容的合辑。她的出镜时间再好不过了,恰是七天法定长假的午间时段,多数人都在家里电视机前吃饭。

起初,选择一个并不知名的、zhongguo古代文学硕士毕业的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上镜,被认为是冒险的主意。

“之前很少人认识她。我们担心她没有明星人气,难以吸引观众。”北京出版社编辑宋志军(音)说。

但是深谙媒体之道的于丹却很自信。她把关于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和追求幸福的小故事融入讲座中。

于的电视讲座令人耳目一新。根据讲座内容编辑出版的书成为自我救助的《圣经》。

监狱第一个请她去做演讲。老板们大量购买她的书然后分发给员工。据于丹的编辑朱安瞬(音)说,某个县购买了10000册作为干部必读书。

“我们生活在一个问题多得头痛的世界里,而她给了我们答案。”26岁的研究生宫凡(音)和一帮朋友等在于丹的教室外希望拍照,但于丹匆匆地走掉了。

于丹现象同时也遭致了许多学者的指责,他们认为于的流行心理学并非真正的儒家思想。

一些学者甚至号召于丹,为她将经典篡改为快餐的行为道歉并辞职。在北京的一次签售会上,一个男人穿着印有“孔子被骚扰了”字样的T恤出现。

“zhongguo社会压力很大。于丹的看法是,‘别在乎别人的想法,在乎自己的内心感受’”清华大学哲学教授丹尼尔·贝尔说。“她不仅理解浅显,而且是误读。孔子思想是关乎于社会和zhengzhi责任的。她的诠释完全与zhengzhi无关,这违背了《论语》的主题。”

作为回应,于丹说她不是儒学专家。她只是和别人分享她的个人理解心得,任何人都有权力肯定或否定。

“孔子强调的内在自我修养并非为了放弃社会责任,而是为了一个人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于在书中写道。

在传统经典被视作禁果的年代,幼小的于丹发现了《论语》。

“我成长于文革那个文化沙漠时期,没事可做。”她说。“我很感激我的父母,把我保护在后院中,教我书法,诗词和古文。”

在传统教育中长大的于丹被没有因此与烦恼隔绝。在讲解古代智慧、推崇非物质财富和指导商业电视如何制作高收视节目之间,她转换自如。她有着某种政府官员般的威信和礼节,但在与听众交流时,她却说让她女儿更多了解世界的是瓶子和瓶盖,而不是那些昂贵的玩具。

她认为幼年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她更加自信。她承认在今天孔子的思想并非全部适用,而且对于消极方面没有必要过多阐述。

“有很多偏见认为孔子思想保守、倒退。”于说。

“他教导我们仁爱和宽容,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我们怎样与他人保持和谐关系。这些说法真的过时了么?它们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不再适用了么?”(翻译pennylane)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