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邮票里的故事:《浣纱记》《牡丹亭》和《长生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扬州晚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浣纱记


                                                        牡丹亭


                                                     长生殿  
                                                  赵军/摄影
    后天,多媒体视听邮票《昆曲》将在我市首发。该套邮票一共3枚,内容分别为《浣纱记》《牡丹亭》和《长生殿》。据悉,昆曲源于苏州昆山,兴于扬州,扬州是昆曲的第二故乡。昨天,空谷幽兰曲社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昆曲》邮票中的3部戏和扬州或多或少都有关联,有的甚至密不可分。


    《浣纱记》 

    《浣纱记》讲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雄的故事。吴王夫差在相国伍员的支持下兴兵伐越欲报父仇,将越王勾践困于会稽山。勾践向吴王称臣,并携妻子大臣赴吴服役三年。越王卧薪尝胆,伺机复仇雪耻。范蠡举荐未婚妻西施使用美人计,西施与范蠡倾诉离情,并把当年定情物溪纱各留一半,互嘱毋忘。吴王色迷心窍不顾群臣反对,恣意荒淫。越国此时兵精粮足,又阴施计谋使吴年荒粮尽并出师伐齐,越乘机侵吴,西施又从中迷惑吴王,使吴大败。 

    邮票《浣纱记》的画面是《寄子》一折,讲的是伍子胥忠心耿耿,冒着灭族的危险死谏吴王,并把儿子寄养在齐国大夫鲍叔家的故事。 


    扬州关联:渡江的地方叫“胥浦” 

    伍子胥的父亲受楚国奸臣所害,伍子胥逃出楚国,当来到扬州仪征江边,见一渔翁,请求渡船过河。渔翁边摆渡边歌唱,伍子胥十分感激,欲将身上的白金剑赠予渔翁以作报答,渔翁拒不接受。当问其姓名以作日后报答时,渔翁不肯告知。伍子胥担心渔翁将其行踪泄露,渔翁见到伍子胥的神色,叹道:楚王正在悬赏千金捉你,我若贪财,只需报告你的行踪。之所以舍命救你,是敬重你的为人。期望你逃出虎口,日后为父兄报仇,成就大业。伍子胥惭愧不已,只好辞行。未走几步,忽闻江中扑通一声。原来渔翁为使伍子胥放心投吴,守诺灭口,跳江自尽。后来,人们将伍子胥当年渡江的地方叫做“胥浦”。 



    《牡丹亭》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讲的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zhuyi理想,感人至深。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ziyou、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扬州关联:扬州太守+扬州姑娘 

    《牡丹亭》中,女主人翁杜丽娘死后,其父杜宝升任扬州太守。在第31出《缮备》有这样一段词:“……维扬新筑两城墙,酾酒临江上。请了,俺们扬州府文武官僚是也。安抚杜老大人,为因李全骚扰地方,加筑外罗城一座。”“维扬风景世无双,直上罾台望……真乃江北无双堑,淮南第一楼!”《牡丹亭》中所写的“维扬新筑两城墙”,便是取材于扬州抗倭筑城的历史。 

    这是戏里的,再说一个戏外的。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后,吸引了众多青春男女心,扬州姑娘金凤钿便是其中之一。金凤钿给汤显祖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书信,倾诉了自己对《牡丹亭》的喜爱之程度,并流露出“愿为才子妇”意愿。信写好后,她迫不及待地托邮差送去,当时汤显祖正在京城赶考。这封信辗转大半年之后才到了汤显祖手里。 

    汤显祖来到扬州后,得知金凤钿因相思成疾,已经憾然离世。弥留之际,手里还抓着一本《牡丹亭》。这对汤显祖触动很大,他特地留在金凤钿的墓前为其庐墓(守墓)一月。 



    《长生殿》 

    故事描写唐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终日游乐,将其哥哥杨国忠封为右相,其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但后来唐玄宗又宠幸其妹妹虢国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杨玉环不快,最终两人和好,于七夕之夜在长生殿对着牛郎织女星密誓永不分离。 

    由于唐玄宗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宠信杨国忠和安禄山,导致安禄山造反,唐玄宗和随行官员逃离长安,在马嵬坡军士哗变,强烈要求处死罪魁杨国忠和杨玉环,唐玄宗不得已让高力士用马缰将杨玉环勒死。 

    杨玉环死后深切痛悔,受到神仙的原谅,织女星说:“既悔前非,诸愆可释”。郭子仪带兵击溃安禄山,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日夜思念杨玉环,闻铃肠断,见月伤心,对着杨玉环的雕像痛哭,派方士去海外寻找蓬莱仙山,最终感动了天孙织女,使两人在月宫中最终团圆。 


    扬州关联:杨玉环从扬州登船东渡日本 

    杨玉环到底有没有在马嵬坡缢死,这一直是一个谜,但民间野史有杨玉环马嵬脱险东渡扶桑的说法。她被高力士、陈元礼、谢阿蛮所救在日本使臣藤原刷雄、阿培仲麻吕的帮助下翻越秦岭,穿越陕西省洋县、武汉等地,最后在扬州登上海船东渡去了“海上仙山”,海上仙山就是指的今天的日本。当时,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中写到:“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出。”“忽问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可见白居易对杨玉环之死也是将信将疑的。如果杨玉环真的去了日本,扬州可能就是她在祖国最后驻足的城市。  赵军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