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秦腔传入及川北河道川剧弹戏(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戏剧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川剧的四大支流派中,川北河道以唱弹戏为主。而弹戏的前身就是秦腔,亦称山陕梆子。 最早产生于山西、陕西两省交界的商州、同州一带。其声腔主要吸收、改造山、陕地区的民歌 和说唱而来,音调高亢、激越,以枣木梆击节,声音“桄桄”。

 
    川北河以嘉陵江的南充为中心,包括渠江、涪江一带的西充、三台、遂宁、渠县、达县、 篷溪、阆中等地。这些地区与秦地毗邻,陕西移民较多。秦腔借助陕西商人经济上的支持, 常有班社在川北城乡演出,且演出的次数很多,所谓“千余台戏一年看”(《成都竹枝词》) 。当时川北不少城市都有“三秦会馆”的设立,秦腔也到会馆演出。清康熙出宰绵竹的陆箕永在一首竹枝词中写道:“山村社戏赛神幢,铁板檀槽柘作梆。一派秦声浑不断,有时低去说吹腔。”《成都竹枝词》还有一首诗记载了当时的演出情况:“会馆虽多数陕西,秦腔梆 子 响高低。现场人多坐板凳,炮响人声散一齐。”可见当时秦腔在四川演出已是很普遍的事了 。秦腔在川北长期演出过程中,与川北语言结合,并受地方民间社戏民间音乐的影响,逐渐发生衍变,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四川色彩的弹戏。开始弹戏与昆曲、吹腔同台演出,不断吸收自身需要的音乐和表演技巧而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弹戏在清雍正时就 已在四川广泛流行。雍正七年(1729),四川提督黄廷桂的奏折中写道:“驻藏銮仪史周瑛, 抵 藏之后,竟于川省兵丁队中,择其能唱乱弹者,攒凑成班,各令分以角色,以藏布制造戏衣 ,不时装扮歌唱,以供笑乐,甚失军容。”说明川人会弹戏,喜弹戏者较多。


    弹戏与秦腔比较,唱句结构都是以七、十句为基本句式,多为对偶,音乐是板式结构,如〔慢板〕、〔流水板〕、〔散板〕、〔垛板〕等,而且板路都有甜平(皮)和苦平(皮)之分,与秦腔欢音、苦音的唱腔大致相同。弹戏利用甜、苦两类不同曲调的相互转接来表现人物情 绪的发展变化。伴奏乐器以梆子击节为主,还有盖板胡琴。所以弹戏也叫川梆子、盖板子。弹戏老艺人在传艺中常告诫学徒:“唱弹戏要带‘陕味’才好听。”


    至于川腔秦腔为什么叫弹戏,清人李调元在其《剧话》中有所解释:“俗传钱氏《缀白裘 》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 之‘乱弹’。”“弹戏者,当乱弹之简称也。”


    当时川弹戏著名班社有小太顺班、义泰班、聚瑞班、明珠班等。其中小太顺班以唱三国戏 见长。南充义泰班常演《春秋配》、《梅绛亵》、《花田错》、《苦节传》(即今《芙奴传 》)四大本,还有《杀狗》、《烧绵山》等剧。著名弹戏艺人有肖金臣、陈泽州、鲜耀山、董清平、李翠香、李明扬、周卿珊、白友生、况云山、赖素莲、罗小凤、魏香庭等。


    建国后,川剧弹戏以其独特艺术驰名省内外,如《芙奴传》、《乔老爷奇遇》、《合缝裙 》、《香罗帕》、《琴房送灯》等都为观众所喜爱。川剧发展史上对于川剧及川剧弹戏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有艺人魏长生和文人李调元。魏长生,字姚卿,1744年出生于成都附近的金 堂县。兄弟三人,他行三,故名魏三。他小时因家贫穷,当过学徒,后随唱秦腔的陕班去陕地学秦腔。旧社会学戏,特别学唱旦行,有辱家族,不准进入宗祠。故长生只是他学艺的名字,本名叫魏朝贵。


    魏长生学艺返回四川前,据说曾随班在江南一带演出过,接触来自弋阳声腔系统的吹腔和 徽腔。后于乾隆四十(1774)首次进京献艺,虽未成功,但对京师剧坛,昆、秦、梆、弋诸 腔优劣及观众趣味有所了解。他回川后,与川剧艺人一道,对川秦腔进行了革新,将胡琴用 于川秦腔之中,月琴副之,同时采用梆子和唢呐等乐器,把一部分昆词改唱梆子或吹腔,使 之合于丝竹,形成了别具风格的川秦腔。有人称之为“琴腔”。周贻白先生在《zhongguo戏曲发 展史纲要》中也说:“魏长生所唱虽为秦腔,但系来自四川,……魏既为四川金堂人,金堂接近成都,其所唱当为之川剧弹腔老调。”


    与魏长生同时代的人唐英在《古柏堂传奇》、《张骨董》的第一出落场诗中有“李成龙借老婆夫荣妻贵,张骨董为朋友创古今传奇。打梆子唱秦腔笑多理少,改昆调合丝竹天道人心 。”前两句是概括了张骨董借妻戏的内容,后两句点出改昆调合丝竹是当时地方戏曲发展的趋势,正应了“月琴、弦子与胡琴,三样合成绝妙音了。”(叶调元《汉皋竹枝词》)


    由此可见后来魏长生去北京演出的,并非陕秦腔,而是经过改造过的川秦腔,包括了弹戏 、琴腔、吹腔融合的艺术。1950年,京剧大师程砚秋写过一篇《西北戏曲访问小记》,他说 :“提起秦腔,不由使人联想到魏长生,魏长生所演秦腔是什么样子?我们不曾看见过,但 从《燕兰小谱》一类的书上看来,可以断定其唱法是很低柔的。现在的秦腔,唱起来却很粗豪,似乎不是当年魏长生所演的一类。”是很有见地的猜想。魏长生除对声腔改造外,还首 创“踩跷”和梳水头、贴片子。《梦华琐簿》载:“歌楼梳水头,踹高跷二事,皆魏三作俑 ,前此无之。”“踩跷”就是旦行脚色在脚下绑上跷板,用长长的跷带子将跷板与脚牢牢地绑在一起,外面再套上一双特别的绣花尖头小鞋,就成了zhongguo封建社会妇女的缠足,所谓“ 三寸金莲”也。这样旦角演员在台上表演一可增加演员身长;二舞蹈时,裙裾飞飘,金莲旋 转,显现古代女性娇美,正所谓“百蝶凤裙正水开,双莲金城故低回。凌波满目生尘路,洛水神妃锦水来。”(《金台残泪记》)


    梳水头、贴片子是旦行脚色头部化妆的一种方法。早先唱戏的是男子,妇女也由男子来扮 演,头部缺乏女性美,梳水头、贴片子弥补男扮女之不足,并且还可上头面。梳水头就是在 头上四周勒水纱。它由黑丝制成,用时浸水,所以叫梳水头。贴片子就是用头发制成光片,用时蘸刨花水梳平;片子贴于两鬓,叫鬓发片子;盘成小弯贴于前额,叫额发贴片子。如果演员脸面宽大,鬓发片子可往前贴些;如果演员脸面过长,额发片子可往下贴些。反之,则 朝后贴、朝上贴。贴片子,使旦角脸面呈现鹅蛋形的东方古典美。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