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广东媒体:不要让岭南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手上断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为了不让岭南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手上断掉,首先要让保守的文化观念在我们这一代手上端掉。现在我们重提岭南文化,不是要频频回首,而是要时时前瞻;不是执着于区域的守望,而是热衷于广域的扫描;不是沉迷于表皮的亮丽,而要重拾内核的精髓,以多元、包容、民主、ziyou和开放精神,去开辟文化新疆土并建设文化新大厦!
数十年来,只要谈到广东文化,人们几乎都要提起岭南文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界还经常用到“粤军”、“北伐”这样的词。也许是“粤军北伐”过于张扬,不太符合广东人的低调个性,也不太符合全国文化格局的共性,因此,如今很少再提这样的口号了。在与网友第三次大交流时,汪洋书记“以守为攻”,他自励励人地说:“不要让岭南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手上断掉。”
法国史学家、哲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主张,研究学问应“从事实出发,不从zhuyi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探求规律,证明规律”。他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
岭南文化首先是个地理概念。“岭南”总体上雨水充沛、气候温润、昼夜温差不大,四季变化不彰,这种环境塑造了人们不大起大落的温和性格。广东的冬季短暂,漫长的温暖气候给人们以广阔的户外群体生活空间;群体生活需要协调合作,因而培育了民主风气和平民文化。广东北面环山,成为中原人避战南迁的好去处,“客家”由此产生;广东南面对海,人们又获得漂洋过海的便利,华侨因此成势。无论客家还是华侨,都要向陌生融入,都要迎陌生到来,这铸就了广东人的包容性和ziyou性。迁徙和出洋意味着不固守一村一城,不断的入乡随俗训练使广东人不固守某种观念,这磨练出广东人的开放思想和变革精神,而对香港和欧美社会文化的耳濡目染,又强化了广东人的开放性……
温和、多元、包容、民主、ziyou和开放,是广东人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品格,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等都是这种风格与品格的样板。我们在探讨岭南文化时,不能离开亚热带环境、客家的族群和最后促成广东人走在前列的改革开放时代。无论在经济还是在文化上,广东也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这些精神和品格。就文化而言,在大陆,广东人最早接受并创作、传播流行音乐,最早反映个体文化(《雅马哈鱼档》),最早成立民营影视机构,最早表现商业商人(《商界》)、打工一族(《外来妹》)和新生职业(《公关小姐》),最早突破军人和警察等敏感形象的塑造(《和平年代》、《英雄无悔》),最早发现改革开放中的问题(《山坳上的zhongguo》),最早进行报业的市场运作和规律探求(《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最早最多地涉足网络文化(网络歌曲和数字音乐)……这些文化现象和文化作品在当年几乎都是踩着“钢丝”走过来,于是人们总喜欢用“第一个吃螃蟹”来形容广东人的开放与探索精神。
然而近些年,这种开放与探索精神有点裹足和止步了。有人说广东文化的保守是一种“战略性牺牲”———它成为走钢丝的经济改革手中的那根平衡杆;有人说广东人过于专注经济发展而忽略了文化建设。这种“放弃”导致在用人上的平庸和要求上的中庸。显然,这也与广东精神文化特质有关:正是迁徙与流动使得广东人不会构筑工事建立“根据地”,造成了“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却在一片林里迷失”的现象。广东的“排头兵”总在冲锋陷阵,用自己的脚印为后来者签署通行证,用自己的身躯为后继者探测地雷阵,最终却忘记清点战利品,更没有留下来建设“解放区”。而文化不仅需要开路先锋,更需要造林工人。开路轰轰烈烈,造林则扎扎实实,需要汪洋多次提到的守得住寂寞的精神。
广东现在最发达的文化大都与经济生活有关,比如饮食、购物等消费文化,旅游、汽车等行走文化,新闻、演出等大众文化……而在显性文化的传播力、著名性和经典性上则乏善可陈。
为了不让岭南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手上断掉,首先要让保守的文化观念在我们这一代手上端掉。现在我们重提岭南文化,不是要频频回首,而是要时时前瞻;不是执着于区域的守望,而是热衷于广域的扫描;不是沉迷于表皮的亮丽,而要重拾内核的精髓,以多元、包容、民主、ziyou和开放精神,去开辟文化新疆土并建设文化新大厦!
羊城晚报评论员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