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明代战争壁画待高人破解 延庆县文委撒“英雄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得胜图中的军乐队。 

昨天,延庆县文委就近日发现的一些明代战争壁画,向文物专家、历史学家、军事专家广撒“英雄帖”,希望能够协助破解这些壁画之谜。 

这些藏于一处明代火神庙的壁画是延庆县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这座新发现的火神庙位于延庆县永宁镇和平街,现存正殿三间和西配殿三间。东西山墙和后檐墙布满了壁画,而东山墙上的神仙们正骑着火龙、持着火蛇、踏着风火轮,向下面喷烟放火,壁画下半部分则是两支激战正酣的军队。

根据考证,明永乐年间,这座火神庙曾是旗纛庙,即军队出征前祭祀军旗的地方。庙宇曾经当过千户总后备仓,火神庙场曾经当过演兵场。宣德五年(1430年),都指挥使韩镇在城西北隅新建了一座旗纛庙,并将校场迁至那里,这里才改为火神庙。庙内正殿原塑有火德真君罗宣和五部神将。因此专家推断,这本来是一座明代军队用于祭祀战神的庙,所以两山墙上出现明代战争的场面也就顺理成章了。 

目前,火神庙东西山墙壁画描绘的恢弘战争场面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神仙世界、下半部分为人间战争。东山墙为“争战图”,上半部分雷公等诸神各持法器,施烟纵火,为明军助威。下半部分表现的是明代士兵奋勇抵抗外敌入侵的场面。西山墙为“得胜图”,上半部分为祝融、罗宣等众火神脚踏祥云随队伍回城,下半部分为取得胜利后的明军士兵返回城堡的场面。延庆文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壁画虽然没有指明具体描绘的是哪场战争,但至少是明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长年争战与防御这一历史事实的缩影,也是延庆地区作为南北交融、军事防御要塞的真实写照。 

另外,壁画中还有不少亮点值得研究。比如军士手中使用的一款类似双节棍的兵器,实际上名为大盘龙棍,相传是宋太祖赵匡胤发明的。还有一组明代军乐队图案,保留下了有关明代军乐的珍贵史料。对研究延庆地区民间舞蹈、音乐的形成和流传有着重要的意义。 

“火神庙内的壁画内容十分丰富,不论是神仙世界还是人间的战争,现在只揭开了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内容。”延庆县文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研究明代的军事信仰、军队建制、武器装备等领域的专家,可以协助解读这幅明代壁画。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