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2010文化纠结网络:道德底线蒙阴影 非理性令人忧(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网络策划,眼球争夺战凸显心灵虚无
2010年,芙蓉姐姐淡出网络,凤姐延续着“神奇”,而最令人哭笑不得的网络红人竟然是一位叫做小月月的女人。
这位诞生于世博会期间,以种种极端思维逻辑、语言表情以及极端情绪宣泄为特征标签的网络人物,仿佛一夜之间降临地球。网络疯传着描写她令人崩溃的世博会之旅,好事者贴出所谓真人的照片,有心者开发出小月月的漫画。这位虚拟的“网络神女”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红了。
随着各大媒体加入声讨或者分析小月月现象的队伍后,有媒体公司跳出来承认,小月月只不过是一次成功的网络策划,是该公司策划实力的展示。其实,今年网路策划硝烟滚滚,从年初的兽兽门、闫凤娇艳照门,到德云社闭门自省,直至最近《午夜心跳》剧组姚笛与吴镇宇的“被艳照门”事件,其背后都或多或少有着网络公司推手的影子。
而随着央视、《南方周末》等重量级媒体加入“解密”网络策划行业的队伍,那些曾经若隐若现、半真半假的网络公关公司、推手公司、水军、五毛dang相继浮出水面。人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可以开发网络事件、打造网络红人,挑起网络争端、操纵网络话题,甚至删帖、封ID、建群、踢人、封群,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另立山头、喑呜叱咤,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网络自身就是“眼球争夺”这场战争的策源地。
在一场场争夺眼球的战役中,原以为自己是来“打酱油”的网民,却在不经意间成了别人手中的棋子。网络策划不仅干预网民的网上生活,也间接地影响到了他们网下的选择。而网民高涨的“围观”热情,正是这些公司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看似不作为的“围观”,折射出网民心灵虚无的社会症候。今天,几乎每个网络事件都会触发网民身上标有“无聊”的热键,开启病du式的闹剧程序,在喧闹声中被另一个闹剧所替代。网络喧嚣肯定会延续到即将到来的2011年,没人画上休止符,没有简单的理性“重启”键,但只要围观的热情稍减,多一些反思和自律,多一些质疑之声,多一些求证的文字,网络便多一分成熟。
(徐宛芝 王宏伟 徐宁)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