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治未病需求增长 中医局将邀真专家编写养生书(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昨天,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首场小组讨论会上,张悟本等养生事件再度成为委员热议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张悟本事件已让卫生部门意识到百姓对养生保健知识的“如饥似渴”,针对目前养生保健市场良莠不齐的现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着手就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准入、规范、人员标准等进行研究。
治未病需求剧增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07年6月24日,召开第一次在全国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的试点工作会议,三年中,各类养生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王国强表示,张悟本等养生大师的一夜成名和走下神坛,说明群众对健康观念已悄然转变,由治已病转为治未病,对养生保健知识的需求急剧增长。
“不能把脏水和孩子一起泼掉,养生保健可以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或者晚得病,这是百姓的期待和愿望,是很好的趋势,卫生部门和中医部门会尊重和满足群众的需求”,王国强表示,张悟本事件让我们意识到,政府相关部门在监管、指导方面都存在滞后性,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就中医养生保健的如何准入、规范、人员标准等进行研究,旨在规范各类打着中医旗号的养生保健机构。
出标准仍需实践
对于该标准的出台时间,王国强坦言尚不能确定。中医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理念的提出不过三年时间,这几年中,虽然逐渐在扩大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和知识,但相对于养生保健机构的监管和养生保健知识的引导,特别是如何更好地给社会民众提供科学、健康、正确的养生保健知识还做得不够。
他表示,发烧、感冒、阑尾炎的治疗标准和效果明确,但治未病多是亚健康或症状不突出时的提前预防,这种评价指标不容易产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规范,通过较长时间的中医养生保健干预,“比如今年感冒次数比较多,通过中医养生干预后,感冒少了,精气神好了。但这种干预的效果如何评价和确认,需要进行临床总结。不仅要有好的中医养生治未病的理念,也要有中医养生的技术和方法,还要有好的养生保健产品。这需要个过程。”
■关键词·养生书籍
中医局将邀真专家编书
卫生部调查显示,zhongguo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这意味着,百人中具备健康素养的不足7人。瞄准养生市场的空白地带,众多书商摩拳擦掌前来抢占此块阵地。相关部门统计显示,目前市场在售的养生保健类图书已超过6000种,国内570多家出版社中,有400多家介入医疗保健类图书出版。
昨天,在全国政协的小组讨论会后,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目前,在书店的销售排行上,养生保健类书籍还是遥遥领先。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成立了中医药科普知识和文化宣传会,组织全国从事科普宣传的专家编书和宣传。“坦白地讲,从会看病到治未病再到把治未病的知识用老百姓能接受的语言讲出来,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有一批专家进行专门研究,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