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海南90后高中生关注本土民俗文化 有调查有见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4月16日举办的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有几组展示成果与众不同,他们不是机械上的发明创造,而是90后们用孩子的目光审视海南本土传统文化。
“临高木偶戏,在顺治康熙兴盛,传承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近千年啊近千年……”海南中学高二(1)班学生苏晨霄和谢门圣把自编的戏文,用临高木偶戏阿罗哈板腔唱出,别有一番韵味。
“我们生在临高,长在临高,从小就听临高木偶戏。”苏晨霄说起木偶戏充满了自豪。“表演时没有布幛,演员就举着木偶登台,和木偶一同表演,唱腔有‘阿罗哈’和‘朗叹’,用双锁呐伴奏。”提及木偶戏名角,谢门圣如数家珍
“但经过我们的调查,木偶戏发展有一些困难,主要是演员队伍青黄不接,演员待遇差,观众流失也很严重。”谢门圣说,现在年轻人喜欢听木偶戏的已经不多,“我们希望通过孩子的眼光去调查,让人们关注这种优美的传统艺术,不能让木偶剧仅仅局限在文化人之间,还要大力推广。”
来自海南中学高二(2)班的云青萍、王先欣和麦晟同学用方言朗读杜甫的《蜀相》,他们关注海南侨乡文昌方言,采访了专家学者,到图书馆查资料,还发放了调查问卷。
“我们在调查中惊奇的发现,文昌话里保留了大量古代汉语的发音、词汇和语法,又从英语、马来语、法语等外来语中借鉴了很多词汇。”王先欣举例说,“排球中的出界,文昌话叫‘奥赛’,这就是英语中‘outside’的谐音;文昌有一种椰子酱面包,名叫‘嘎亚’,正是源于马来语‘椰子酱’的读音[kaya]。”
云青萍说,文昌话构词现象非常有趣,“主词在前,饰词在后,这与现代汉语构词法是相反的,比如母鸡被称为“鸡母”,这就是古代的说法。”
谈及海南方言的保护,麦晟建议政府要设置语音库,专人录入标准的方言发音,还要加强海南方言的科普和研究,在青少年中积极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提倡在非正式场合使用海南话交流。“根据我们的调查,有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方言有研究和保护的必要。”麦晟如是说。
吴秉仁、叶明丰和李强是海南省国兴中学高一学生,他们对琼剧进行了调研。吴秉仁说,目前琼剧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青少年观众寥寥无几,琼剧市场主要集中在农村,缺经费、缺剧本、缺人才。” 叶明丰建议,学校要把琼剧请进校园,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政府也要加大投资,在海南各地设立琼剧舞台,并大力宣传琼剧。(王子谦)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