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美国诗人吟英文版的苏东坡 表示中国古诗难翻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典雅的韵和书院里,一场别致的朗诵会正在进行。十多位诗人围坐成一圈,轮流朗诵着自己的诗歌,有激情盎然的,有喃喃细语的,还有忍不住潸然泪下的。  


  这是前日首届杭州国际诗歌圆桌会暨朗诵会的现场。浙江大学教授诗歌的刘翔老师,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他告诉记者,从今年起,每一年春天都会举行一次圆桌会议,和秋天举办的“诗琴之美”杭州国际诗歌朗诵会形成系列。不同的是,“诗琴之美”是让大家朗诵诗歌,而圆桌会是让诗人朗诵自己的作品。“比起其他人来说,作者更明白自己创作时的想法。他用感情和声调来解释自己的作品。”刘翔说。 


  写成一首诗比做成一单生意还高兴 


  在场的十多位诗人不仅来自各地,身份也是各异,有律师、广告策划、编导、大学老师,甚至还有身家千万的企业家。   


  穿着白衬衫、黑布鞋的阿波,诗人的气质盖过了企业家的风范。虽然学的是机械系专业,做的也是外贸生意,但却是当年浙大的四大才子之一。“我1986年进了大学就开始写诗,一直写到现在。”  


  阿波说,写诗是他最重要的事情,比做成一单大生意还让他高兴。每写一首诗,他会和员工一起分享,还将自己诗歌集赠送给大家。  


  “写诗其实是件挺不容易的事,比做生意要难。”前天阿波朗诵的作品《天仙配》,他谋划了足足3年,最后在家门口的小咖啡馆写了3天,才写出来。在阿波的影响下,他19岁的儿子也很热爱写诗,父子两人经常在一起交流,朗诵自己的作品。 


  美国诗人来杭寻找苏东坡的影子  


  除了这些本土诗人外,前天还有3位国外诗人也到访。其中在香港岭南大学任教的美国诗人乔治,翻译过很多苏东坡的诗歌。 《定风波》、《琴诗》、《临江仙·夜归临皋》……都被他翻译成英文,传播到国外。 


  比如说,《定风波》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被乔治翻译成: 


  bamboo staff in hand,straw sandals 


  better than a horse. 


  what’s to fear? 


  mist and rain, 


  one straw rainmcape enough for a lifetime.” 


  而那句“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则被英文演绎成: 


  if you say the music’s in the lute, 


  why don’t the strings vibrate in the case? 


  “zhongguo的古诗其实很难翻译的,因为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我不能保证英文每一句都一样长。但读者可以从中寻找情感共鸣。”乔治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说,翻译诗歌当然会有缺失,但如果能引起大家对古诗的兴趣,目的就达到了。 


  对苏东坡的诗词早就烂熟于心的乔治,自然早就在数首和杭州相关的诗词中“见过”杭州。 


  前日,第一次来杭州的乔治,放下行李就急着到处走走看看,“我在找苏东坡的影子,希望他们能现身。我发现,他们的灵魂在这里。”乔治指了指当下,大家都笑了。  


  “在古代,三五文人出去踏春吟诗,诗歌接龙,都是一种生活趣味。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和zhongguo传统文化接轨,将诗歌日常化。”刘翔说,他更希望的是,像乔治这样的诗人,通过认识杭州、来到杭州,写出更多的诗歌,吸引更多人来到杭州。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