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拍卖市场频出"赝品门" 中拍协发出"自律公约"(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11月12日即将在北京开槌的嘉德秋拍,将拉开今年的秋拍大幕,明天,拍品将巡展到杭州。投资人心怀忐忑地等待着,在普遍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艺术品市场是否仍能表现平稳。而更多普通人则关心,不断爆出“赝品”、“假拍”等负面新闻的艺术品交易市场,还将有怎样的话题产生。
zhongguo艺术品拍卖市场兴起十余年来,随着各地买家的陆续涌入,浙江在国内拍卖界内的地位虽已不及当初,但依然是各大拍卖公司的力争之地。
在热钱以及通胀预期的压力下,2011年艺术品春拍之高涨令业内人士都瞠目结舌,成交额创历史新高。仅嘉德、保利、瀚海、匡时四家公司春拍总成交额共计超过160亿元。嘉德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更以4.255亿元写就zhongguo书画天价。
巨额回报的利诱、市场的空前高涨、行业内激烈竞争等各种因素交织,使得原本属于小众的艺术品交易市场,走进大众视野,变得看点重重,各种话题不断。其中最为骇人的当属“赝品”,几乎将zhongguo艺术品交易市场带入了前所未有的“妖魔化”境地。“齐白石真迹几千张赝品十万幅”、“zhongguo艺术品交易市场上真品和赝品比例二比八”等传闻不绝于耳。
就在几天前,北京某拍卖公司今年秋拍图录上的张晓刚作品《小女孩》,被网友上传至微博并转发给张晓刚,经张晓刚本人鉴定为“一件很拙劣的赝品。”事后,该公司迅速公开道歉并表示将该作品撤拍。
而在此之前,北京某拍卖有限公司春拍以7280万元拍出的徐悲鸿《人体蒋碧微女士》,被中央美院油画系研修班第一届同学声明指认为他们的课堂习作。著名画家陈丹青也为此事专门撰文。
中拍协发出“自律公约”
那么,“赝品”是否会成为zhongguo艺术品交易市场的“阿喀琉斯之踵”?
的确有这样的担忧声音。zhongguo艺术品拍卖诞生后10余年间,不断传出丑闻与争议,但一般均以“不了了之”或私下和解告终。这一切源于法律明文的“拍卖不保真”。按照现行《拍卖法》61条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真伪或者品质,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但在记者的采访中,所有藏家均表示异口同声“听说过,但不受影响”。一位徐姓藏家告诉记者:“尽管今天艺术品收藏受到大众普遍关注,但其进入门槛依然很高。行家与藏家,都有自己的渠道和圈子,花大价钱买东西,自然会对作品的来源、流传做到心中有数。”这位藏家说,“和所有行业一样,盘子大了,当然有浑水摸鱼的事。不少小拍卖公司赝品层出不穷,为了骗图录费,什么工艺品都能拍。还有一些公司,打着艺术品拍卖的旗号,实际上从事一些黑幕交易。但正规知名大拍卖公司的拍品,基本上还是有保障的。”
拍卖界微博“人气第一”的北京匡时国际拍卖公司董事长董国强,昨天也对记者表示,高端艺术品交易市场很少受到这些因素影响,“这只是一些圈外人士茶余饭后的谈资。真正参与市场的藏家和投资者,有自己的判断。”
按照一位业内人士所说:“要确保买到真品,需要自己懂行,或有可靠人士指导。另外,知名拍卖公司的品牌也是个保障。高端的艺术品市场是有门槛的。其道理就像你无法在小商品市场里买到真正的LV。”
但在行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各大公司已经看到“赝品”对于整个行业的伤害,并对此作出相应调整。此前,中拍协召集在京多家知名拍卖公司,正式发布了《zhongguo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这个不具备法律效力的“自律公约”,首次承诺“不知假拍假”以及“不虚假宣传”。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