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代表建议提高传承人门槛并考核 建非遗展示中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市政协委员 北师大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万建中:
建议保留非遗数字影像
万建中认为,对于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当务之急是抢救。非遗的范围很广,包括传统手工技艺、曲种,甚至是方言、生活方式、过年习俗等等。非遗流失不容忽视,不知不觉就消失了。“现在总说过年没有年味儿了,这就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
北京已经公布了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它们的保护,不仅仅列入一纸名单,还要有进一步的保护措施。万建中建议北京建设老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将老手工技艺、曲艺以及方言记录下来,保留数字影像,万一传承中断,还可根据资料恢复。另外,通过视频演示的方式,展示给市民,也可以增加影响,培植生存土壤。
政府还可以考虑建设专门展示非遗的一条街,把健在的老艺人请来现场展示,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为非遗老人整理口述史,目前还没有错过黄金时间,如果这项整理抢救工作不被重视,再过10年也许就来不及了。
市人大代表、北京工美集团总工艺师郭鸣:
部分非遗基本没有市场
“很多年前有专家提出,手工艺从民间来,应该回到民间去,但是经过十多年的考验,看来走这条路问题很多。”郭鸣说,手工艺的非遗传承保护,还是要有统一的平台和团体,单打独斗弊病很多,“还是要‘抱团儿’,才能最大化地发挥人才和资源的作用”。
郭鸣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很多工美企业被“下放”到区县,由于疏于管理,回到民间后破产的不少。“人才培养青黄不接,大师年近古稀,年轻的接班人队伍没有形成。很多大师工作室处于微利、维持的艰难状态。有些企业仅仅靠20多人维持。人才、资金、技术传承三方面都面临问题。”
郭鸣还特别指出,有一部分非遗现在基本没有市场。“人们的审美观在发生变化,虽然它是非遗,但是它确实无法融入现代人的生活”。这部分非遗,已经完全成为表演性质的,“只要让人们知道、了解就可以了,不可能形成大的产业”。
“相反,有很多非遗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比如说玉雕、景泰蓝,作为礼品、陈设品都很有市场。”郭鸣说,只要融入现代设计,产品创新,工艺手段创新,这些非遗技艺的发展前景还是很乐观的。“例如北京珐琅厂,已经从传统的‘瓶瓶罐罐’走进家庭装修装饰,订单非常多”。
市人大代表、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凤一:
提高传承人门槛并考核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昆曲等非遗的传承和保护绝不仅仅是拨款就能解决的。”杨凤一表示,“传承人的准入门槛应该提高,而且应该定期对传承人进行考核。”“传承人的职责到底是什么?有没有规范的非遗传承人制度?如果每年都评定一些非遗传承人,过于泛滥反而失去它的意义。”
杨凤一认为,现在的传承人评定门槛过低,有时单纯以年龄“一刀切”,“只要年龄够了,就是传承人了,究竟能不能传承都不考虑”。同时,传承人的责任也要明确。杨凤一坦言,包括自己在内,很多传承人“即便没做什么工作,也没有人问责,大家也觉得很正常”。
杨凤一建议,评定传承人的“门槛”要定得高一些,比如可以参考评定一级演员的标准,获过哪些国家级的大奖、在行业内工作的年限等,有专门的专家评议组进行严格的评审。要制定具体的限制,“比如有一些老艺人,不要说传承了,连行动都困难了,这样传承就无从谈起了。传承人不能只停留在名号上,一定要有实际的行动,包括传承了多少徒弟和学生”。
就戏曲来说,传承并不是单独的教一出戏,要在艺德和技艺上都有要求。杨凤一建议,授予非遗传承人称号后要定期考核,要有各项硬性的指标,对传承人形成约束,真正把非遗的精髓传承下去。
■现状调查
非遗大师佳作 竟不如假文物受待见
景泰蓝大师张同禄的花插、雕漆大师殷秀云的圆盘……去年底,东城区百工坊举行了一场拍卖会,拍品全都是工美大师的作品。结果出人意料——140件大师作品几乎全部流拍,当场成交的26件作品基本上是底价成交。这正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尴尬处境。
与很多拍卖会的火爆相比,这场拍卖会可以说是门可罗雀,参加竞拍的只有几十个人。虽然拍卖师极力渲染作品的精妙,但是台下依然无人问津。
记者调查了解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对于现代工美大师的作品,许多收藏爱好者甚至说:“宁可买到假文物,也不愿收藏真大师的作品。”原因是,由于现代工艺品市场培育得还不够完善,很多人看重的是文物,对现代手工艺大师作品的关注和理解都很欠缺,对于大师作品未来的升值空间无法把握。很多拍卖机构也是基于这一原因,对当代工艺品较少涉及。
这样一场尴尬的拍卖会,其实是在百工坊的意料之中。从2003年开业以来,百工坊的经营就一直不尽如人意,有时候一天就几位顾客。虽然这两年有所好转,但只能做到基本收支平衡。而在业内,百工坊的工艺优势在全国都数一数二,30个大师工作室都在此落户。
自打百工坊一开门,北京料器传承人邢兰香就在这里设立工作室。邢兰香说,百工坊对国家级大师不收租金,对北京级大师只收一半租金。虽说这几年的经营还过得去,但邢兰香十分发愁的是后续乏人。老人现在只有三四个徒弟。“20年来,带了几十个徒弟,但是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邢兰香说,“都觉得学这个太苦太累,而且挣钱不多。”
记者了解到,与大师作品乏人问津命运相同,杠箱会、太平鼓等北京特色的文化遗产,也都面临老艺人去世后即宣告失传的濒危境地。
■新闻背景
北京工美行业盛衰流变
工艺美术行业一度在北京非常兴盛。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工艺美术企业都归在工美集团旗下。鼎盛时期,工艺美术企业多达38家,员工超过3万人,基本涵盖了北京所有大的工美行业品种。
随后,工艺美术行业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失去了外贸承包出口“特权”,逐步被自营出口挤占市场,原本北京的“创汇大户”出现危机,大量企业无法维持,全行业亏损。员工下岗、遣散,企业倒闭,乃至很多厂址被拆除,成了房地产项目。
当今,工艺美术行业已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年的努力,工美从业人才队伍逐渐恢复壮大,但依然存在学历较低、年龄较大、创新不足等问题。尤其是一些濒临灭绝的绝技和绝艺,缺乏合格的技艺传人,难以实现从“匠人”到“艺术家”的跨越,亟待从机制、待遇等多方面加以解决。
(记者 王萍 王歧丰/文)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