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龙年寻作家中的那些"人中之龙" 龙应台堪称龙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龙年到来之际,搜寻龙姓作家和带龙字的作家,最著名的该是杂文家龙应台和武侠小说家古龙了, 还有日本的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村上龙等;含龙的字眼的作品有当代著名作家王跃文的历史小说《龙票》、日本苑崎透的图文集《幻兽·龙事典》、江南的青春小说《龙族》系列、崔岸儿的奇幻小说《龙图腾》等。
“龙卷风”野火燎原
祖籍湖南衡东的龙应台,是台湾文化人及公共知识分子、著名作家。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一上市即告罄,多次再版,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1985年以来她在台湾《zhongguo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小说评论,掀起轩然大波,出版《野火集》,印行100版,销售20万册,风靡台湾。1996年以后龙应台不断在欧洲报刊上发表作品,对欧洲读者呈现一个zhongguo知识分子的见解,颇受注目。
龙应台在台湾先后出版了包括代表作《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野火集》《亲爱的安德烈》《百年思索》等二十余部作品。她的杂文评论针砭时事,笔锋犀利,鞭辟入里,其杂文评论集《野火集》、《百年思索》、《面对大海的时候》,讨论的均是台湾面对国际面对世界时人民应有的自我反省与探讨,她举出无数台湾社会现象来讨论,并以zhongguo人文化的心理角度深入解释台湾政府的作为和人民的表现。龙应台的这把野火,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烧到了今天,已成燎原之势。
目送亲人渐行渐远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龙应台开始在上海《文汇报》开设“龙应台专栏”,与大陆读者及文化人接触,先后出版了多部作品集。2010年8月1日龙应台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发表题为《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的演说,阐述她的“zhongguo梦”。2010年第五届“zhongguo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龙应台以26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6名,引发广泛关注。
龙应台犀利笔锋的另一面,又有作为女儿和母亲的温柔纤细、深情动人的一面。近年来在大陆出版的随笔集《孩子你慢慢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9月)与《目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2月),均是以温柔笔触描写亲子间的亲密互动,《亲爱的安德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则是数封写给儿子的坦率的几乎痛楚的信。 身为父母与子女双重身份的她,逐渐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龙应台一反批判犀利的笔调,描写诸多生活中亲情细节,反映出其细腻的情感,读起来温馨有味,情意盎然。
“龙卷风”妙语:
1.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2.有些青年人追求时尚,不谈zhengzhi,实际上就是只关心自己的事情。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滚动着的车,总有人在里面自顾自地行乐。所幸的是,总有人探出头来看看这辆车究竟跑在哪里。
3.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我相信,奔忙,使作家无法写作,音乐家无法谱曲,画家无法作画,学者无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变成名嘴,使名嘴变成娱乐家,使娱乐家变成聒噪小丑。闲暇、逗留,确实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
4.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当公民社会不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它的底座,文化、历史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5.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6.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7.一个社会特立独行的人越多,天分、才气、道德、勇气就越多。
8.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9.母亲,原来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有人给薪水而已。(奉荣梅)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