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记者称山东高密拟投6.7亿种红高粱报道有依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京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一些地方一遇到对自己不利的报道,不仔细进行调查,就忙不迭指责媒体,这样做未免太草率。 
  莫言老家山东高密有关方面“计划投资6.7亿元,弘扬红高粱文化”,“种一万亩红高粱,每亩地补贴一千块钱”,引来众多批评声音。对此,高密市新闻中心负责人回应称,部分媒体的报道存在失实、夸大之处。
  然而,曾经采访报道这件事的新京报记者,昨日在接受央广《zhongguo之声》采访时却表示,当时高密“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给记者出示了文字材料,其中明确提到要“计划投资6.7亿元,弘扬红高粱文化”,而且接触的也的确是能“负责”的负责人。作为记者,她表示愿意与当地有关人员当面核实有关信息。
  从既有的报道和事实来看,尽管“万亩红高粱”计划并不是高密市里的决定,但是,报道也从来没有说这是高密市政府的决定、是已经拍板的事情,自始至终用的都是“计划”。看过报道,读者也很明确地看出,是“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有这么一个打算。当事记者采访高密宣传部门介绍的“管委会”负责人时,这位负责人给记者拿出了相关的文件,这样的报道有事实、有文件、有依据、有当事人,何来失实、夸大之说? 

  要说夸大,也只能说是,当地有关部门和有关负责人的夸大,因为,他们数日之内,就把“2000亩红高粱计划”,夸大成了“万亩红高粱计划”。一株红高粱未见,在当地某些机构的纸上和某些官员的嘴上,计划就已经夸大5倍了。
  而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当地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浮躁心理和夸大之风,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莫言获奖之后,高密就紧锣密鼓地开起了旅游策划会。高密市旅游局局长王剑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甚至表示,整个山东的旅游口号也可以改一下,“一山一水一圣人”改成“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文豪”。这口号直接将莫言的地位拔高到了和孔子比肩的地步,这让亚圣孟子、武圣孙武、书圣王羲之等等山东历史文化名人情何以堪。
  随着莫言获奖,高密一些部门、官员中的浮躁、夸饰心态,不仅是对莫言声誉的透支,也是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矮化和庸俗化。对此,难免引起外界的诟病。媒体将这一切报道出来,并无不妥,而且也恰恰是对高密民众的负责,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决策失误和财政浪费。在追求“实事求是”的今天,已经不是当年浮夸风的年代了。
  如今,一些地方一遇到对自己不利的报道,不仔细进行调查,就忙不迭指责媒体,这样做未免太草率。在公众看来,就是一种“护短”。
  因此,高密方面最应该做的,不是指责媒体报道失实、夸大,而是认真对待舆论监督,从公共舆论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深入反思,让当地的“莫言热”、“红高粱热”降温,让那些过热的头脑冷静一些,让那些非理性的“计划”回归常识。
  □致渊(媒体人)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