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杨丽萍为舞蹈放弃孩子 不认为《孔雀》带标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郑州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有人说,舞剧《孔雀》是杨丽萍的谢幕之作;也有人说,她只是退居到幕后,专注创作;同样有人说,《孔雀》作为杨丽萍的“封箱之作”,集萃了她四十年舞蹈精髓。关于舞剧《孔雀》众说纷纭,但有一种说法不可否认,《孔雀》再次颠覆了我们的想象,带来一场饕餮盛宴!记者 苏瑜 
  舞剧《孔雀》没有任何标签
  生、恋、离、静……两只孔雀在四季更迭中为寻找爱情真谛凄美起舞。当大幕拉开,一只孔雀迎风起舞。8个鸟笼悬于舞台中央,耳边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啼声。霎时间,安详宁静的世外桃源被嘈杂的汽车轰鸣声、电话声、传真声所打破。突然,这一切,又戛然而止。一袭红衣的杨丽萍缓缓步入舞台,她茫然四顾,慢慢打开了一个个鸟笼放飞生灵;这时,一个巨大的鸟笼如魔咒般从天而降,将杨丽萍“罩”入其中。当身着粉色舞裙的雌孔雀从孔雀卵中破壳而出时,那个带着强烈初生欲望的生命震撼住了现场所有观众,人们屏住呼吸,生怕惊吓了这只美丽的孔雀。
  “这是一部属于全人类的舞剧,而且绝对会让人惊艳。”杨丽萍信心满满地说,“你在这部舞剧中可以看到自然而然的生长,也能感受到生命消逝的无奈,这就是生命的循环和轮回,每个人都有感受在心头。”谈及这部新作,杨丽萍坦言,这是她所有生命体验的“集合”,同时她还表示:“舞剧《孔雀》没有任何标签。我希望它就是一个浑然天成的艺术品,表达出一种全人类共通的生命意识。”她笑言,从表达“向生命致敬”这一角度来看,《孔雀》与《天鹅湖》有异曲同工之妙。
  杨丽萍说,这部舞剧不仅以孔雀形象传达“生命如此美好”的理念,还希望告诉国人回归“善良”,“应该对每一个生命、每一个存在都给予关照”。
  为舞蹈献出母爱
  杨丽萍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她也因此放弃了很多,比如说孩子。杨丽萍的丈夫托尼是美籍台胞,比杨丽萍大8岁,现在在北京做生意。一直以来,杨丽萍的公婆都希望杨丽萍和托尼有一个孩子,为了让老人实现愿望,杨丽萍和托尼决定要个孩子。1999年5月,杨丽萍怀孕了,托尼带着她去医院检查身体。医生说:女性积累的脂肪量必须占体重的28%才可以怀孕,只有这样,孕妇才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以维持10月怀胎和产后3个月的哺乳所需。像杨丽萍这样长期节食,身上几乎没有脂肪,必须马上增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增肥就意味着杨丽萍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停止跳舞,甚至永远不能再登上舞台。经过艰难的抉择,杨丽萍鼓足勇气告诉托尼不能要这个孩子。托尼当时特别激动,坚决不同意。杨丽萍坚持说:“可这样怀孕生孩子,要冒很大风险的,难道你为了孩子甘愿让妻子冒生命危险吗?而且你知道,舞蹈是我生命里不可分割的部分。”最终,托尼妥协了。
  现在,跟着杨丽萍在台上跳舞的孩子,是杨丽萍妹妹的女儿彩旗。小彩旗3岁的时候,就热爱跳舞,她特别能转圈。当时一群画家朋友们说:“呀,你家又出了一个人才。”3岁的小彩旗就和杨丽萍上台演出,发烧了也不吭声,在台上旋转十几个圈没问题。杨丽萍很喜欢彩旗,妹妹说,姐姐其实比很多人会做母亲,所以,彩旗干脆就放在她身边了。
  对此,杨丽萍显得十分平静:“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当记者问起她是否想过养老问题时,杨丽萍回答:“我弟弟妹妹的娃娃多得很,我不担心。”
  《孔雀》将在郑州上演传奇
  不计时间、不计心力、不计工本地实现艺术上的完美,正是杨丽萍和她的创作团队所追求的。杨丽萍一再表示,舞剧《孔雀》将是极其精致、充满视觉震撼的,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zhongguo舞剧!杨丽萍团队对艺术的创新,再次让我们领略了不一样的舞剧经典!12月2日,舞剧《孔雀》即将颠覆你的想象,挑战你的视听。
  (苏喻)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