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汤一介不喜欢被称大师:希望90岁前完成《儒藏》(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20世纪初,他们锐意进取,开风气之先,他们在各自的行业不懈追求,成绩卓然……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些跨世纪的大师,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重温一个时代的精髓。
汤一介,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率先把zhongguo传统哲学作为认识史来思考,并以真善美概念为基础,综合各家所言,建构出一套zhongguo哲学理论体系。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汤一介提出了“和而不同”、“普遍和谐”、“内在超越”等一系列新问题,推动了文化界对传统哲学的大讨论。
在汤一介家里,四壁皆为书架。他说,另外还有四个地方装书,两个是办公室,一个是租的房子,此外还买了一个房子装书。去年,汤一介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5万册藏书,包括父亲、国学大师汤用彤先生留下的全部书刊、手稿和照片一并捐赠给了北大。“我如果不捐,等我不在了,它们就散了,而我捐给北大是整体捐的,大家都可以利用。”
如今,一代儒学泰斗,还在为zhongguo的传统文化全力拼搏。尽管身体时好时坏,但他的研究工作、社会活动基本没有停歇,他平静地说:“能做的都做吧。”
国学世家
哺育“一介书生”
1927年农历1月15日,精通国学的汤用彤为呱呱落地的二儿子取名“一介”,即希望他成为有学问的“一介书生”。
汤氏一族是湖北黄梅的“诗书之家”,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为家训。父亲汤用彤先后就读于清华学堂、美国明尼苏达州汉姆大学和哈佛研究院,之后一直在大学教书,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十余年,是我国一代著名佛学家、国学大师。母亲出身名门望族,汤一介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父亲对我的影响最大的就是读书,另外他是一个平和的人,很少与人发生矛盾,受他影响,我也很少与人发生矛盾。比如对曾批判我的人,我并没有认为他是不好的人。办什刹海书院(2011年9月落成,位于北京什刹海附近)的时候,我照样请他来做导师,他也来了。有些事情人家不一定做得对,不要老记住这些,因为那有时代的原因。我现在请人来做什么事情,他们一般都没有拒绝,就是因为我平等待人,并不是盛气凌人。”
谈到与父亲做学问的区别,汤一介微微一笑说:“他可能比我更严谨,胡适曾说汤用彤先生对历史即使有道理可以讲通,但是没有证据他就不讲,他一定要有证据才下结论。我则比他敢想问题,比如雄心勃勃地设计着‘创建zhongguo解释学’,解释马克思zhuyi和儒学的关系等等。”
伉俪情深互称“先生”
汤一介与夫人乐黛云都已届耄耋之年,一个是哲学大家,一个是比较文学家,他们自喻为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相依相偎。有趣的是,他们之间互称“先生”。如今的“汤先生”和“乐先生”已步入60周年“钻石婚”,当年北大“一介书生”、“一代才女”邂逅的美好,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改变。
“50周年金婚的时候,我们正好在瑞典开会,会后我们多留了一个多礼拜,住在海边的旅馆里,我们觉得那里是一个很好的休息之所,也很适合我们反思50年婚姻走过的历程。”汤一介说,“在我们的前50年相当长时间里有很多不幸,反右的时候,乐先生被划为右派,‘文革’期间她是摘帽右派,我是黑帮分子,都要被监督劳动,生活很困苦,经历‘思想改造’,都失去了自我,这是时代的悲剧。”在乐黛云被划为右派,并下乡接受“监督改造”时,汤一介坚持每周给她写一封信,并称她为“乐黛云同志”。
汤一介说:“反思我们走过的道路,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有一条,我们之间是相互信任的。反右的时候离婚的很多,我们没有离婚。虽然有很多困难不幸,但是我们过来了,那还是很不错的。”
“在6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做进一步的反思,我们的岁月所剩无几,一个85岁,一个81岁,我们是安度晚年?还是继续为社会做奉献?这是一个选择。我们的收入足够我们过一个舒服的晚年,但是我们决定还是尽力为社会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其实,他们有很多机会可以授学于发达国家,包括永久居留在美国,但是“zhongguo永远是我们自己的国家”。“1983年我们都在美国,人家要留乐先生,我找个工作也很容易,但是我们老觉得我们的事业在zhongguo。1990年加拿大请我们去,授予我们荣誉博士学位,想永久聘请我们。我们只答应去做一年的客座教授,因为我们觉得在那儿可能做不出成绩来。”那个时候的他们也都喜欢音乐和旅行,在国外讲学赚的钱常常会在之后的旅行中“挥霍”掉。
晚年的汤一介和乐黛云并没有闲下来。“每天上午一般都各忙各的工作,11点半以后,有太阳我们就出去晒太阳,午觉后我们起来喝一杯茶或咖啡,生活比较安静。”
如今,两位老人的子女孙辈都在美国安家,而且做的都是理工。对于这一点,汤一介曾深感遗憾,但如今也看开了。“我没有强求他们一定要走我这条路。遗憾也没办法,我不能决定下一代人的命运,让他们掌握自己的命运。”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