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舌尖2”导演邓洁回应煽情故事抢镜:已删掉很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大连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前晚,《舌尖上的zhongguo2》播出第四集《家常》,不少网友纷纷吐槽称这简直是前四集中最失败的一集。不仅展现美食的桥段太少,上海红烧肉做法不正宗,片中表现的河南母亲更是三观不正。为了女儿学琴,她竟然五年不见丈夫、连家人病危都不回去看一下,这样的爱实在有些畸形。 
  《家常》美食太少
  上海红烧肉遭吐槽
  《舌尖上的zhongguo2》自播出以来,应该重美食还是重故事的争论一直不断。前晚,第四集《家常》播出后,寥寥无几的美食展现更让这一话题掀到高潮。不少网友认为,《舌尖上的zhongguo2》跑题跑得太严重,想看人的故事,大家直接去看《鲁豫有约》或其他人物节目好了,为什么要看《舌尖上的zhongguo2》?
  “不爽,“舌尖2”人文太多,美食太少,拉小提琴的故事和生孩子的故事占了一半以上,到底是舌尖上的zhongguo还是泪光中的zhongguo!”网友“厦门的黑夜”评价道。
  另外,片中河南妈妈做的上海红烧肉也遭到了很多上海观众的吐槽。“豆妈罗小雯Even”就认为:“河南人煮上海菜很正常,可是完全不是上海菜的煮法,节目组还打着上海红烧肉的名号,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这个节目看的人不少,上海红烧肉什么时候放过大蒜了,要么你就叫红烧肉或河南红烧肉,既然写上海红烧肉,就请尊重我们的做法好吗?本来很喜欢舌尖的,瞬间开始怀疑其他菜系的准确性了。”
  陪女儿学琴妈妈
  被指三观不正 
  值得一提的是,《家常》中有一个故事讲,一个妈妈为了女儿学琴,从河南来到上海当全职陪读。为了不影响女儿学习,她与女儿五年没有回过河南,没有与丈夫相见,连孩子的奶奶病重化疗都没有回去看一眼。这个故事播出后,不少网友纷纷吐槽导演三观不正。《家常》的主题本来就是体现亲情的,但现在却变成了为了个人奋斗可以舍弃亲情,置亲人于不顾,实在太可怕了。
  “第四集差评,跑题跑得没边了。不如单拍一部学琴小姑娘的辛酸史吧?家人团聚才是家庭最大的幸福,但学琴小姑娘的家却是为了学琴夫妻分离不相见、家中长辈癌症化疗不相见,一切只为女儿出人头地。完全是这个主题的反面。看完简直没食欲,太可怕了!”
  网友“土豆笔记”更直言:“《舌尖上的zhongguo2》越来越没意思了,一个美食节目,就谈食物,多好;非要煽情,造作。前晚,花那么多镜头讲一个母亲为了女儿学琴,她是如何牺牲自己,如何牺牲家庭;我直接就转台了;她要为女儿那样牺牲,那是她的事,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逼着我们和她一起苦情,厌烦。我们只是想看一个好看的美食节目!”
  导演邓洁回应煽情故事抢镜
  删掉很多 不愿看哭观众
  前晚的舌尖2第四集播出后,分集导演邓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第四集中总共有7个故事,不过对于四川观众来说,那一坛泡菜却尤其受到关注。为什么会把最常见的泡菜作为主角,分集导演邓洁说:“这在我们一开始筹备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因为泡菜是四川人家中最平常的,而且家家户户都有,是最符合‘家常’这个主题。”
  《舌尖2》开播以来,美食太少,煽情故事过于抢戏遭到诟病。对此邓洁回应:“其实在《舌尖2》开始筹备的时候,故事肯定是最主要的,在食物中讲述zhongguo老百姓的故事。其实煽情并不是刻意,可以说我们每个分集导演都不会刻意煽情。”
  后期剪接时,邓洁刻意删掉了很多煽情镜头:“之前我们在北大做了一个试片会,大家看得又笑又哭,其实这才是我想达到的目的。但我自己还是刻意剪掉了很多可能会煽情的镜头,不希望看哭观众。”
  尽管如此,从当天播出的反馈来看,故事多过美食,内容太过煽情再度成为争议焦点。对此,邓洁显得非常无奈:“我觉得观众对舌尖的误解太多了,如果只是要看食物,那我觉得大家选错了台,应该去看美食节目。其实从舌尖第一季开始,就一直是以人物故事为主,我确实不太明白为什么对故事大家会这么挑剔。”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