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江苏书展观察:阅读危机时代 如何解“书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苏州7月6日电 (周建琳杨露)6日下午5点左右,广播里一遍遍提醒大家,第四届江苏书展结束了。但展馆内的市民迟迟不愿离开。可爱的孩子为爸爸在书香苏州展馆前拍照留念,一位老人还跑来向主办方建议往后书展应该推迟到晚上八点……在如今这个阅读危机时代,此情此景令人动容。 
  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周琪说,老百姓现场火热的购书场面,令他既惊讶又感动。他一直希望看到像香港书展那样,大家带着拉杆箱购书,可喜的是,这样的场景在本次的书展上看到了。
  统计显示,4天书展进馆参观人数达到18万人次,现场零售380万元,图书馆采购350万元,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采购1785万元,合计2515万元,均创下了历届书展新高。
  书展只有短短的4天,如何留住这一味道,让书香浸润更多心灵?却仍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期待家庭里多点书香气
  展会期间,“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的朱永新很忙碌,穿梭书展里,他参加了多场讲座,但主题却只有一个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朱永新说,全民阅读需要行政力量的推动,比如国家要进行阅读硬件的建设等。“全民阅读立法,重要的是对政府的相关行为进行规范。”
  “真正的阅读从家庭开始”。朱永新说,孩子出生后,父母的读书启蒙至关重要。如今,很多zhongguo家庭有酒柜却没有书柜,希望通过立法引导家庭对孩子开展阅读教育,让家庭“少一点烟酒味,多一点读书气。”
  “书愁”蔓延何处寻好书
  “现在交通发达,自己经常回乡,乡愁基本没有了,反而‘书愁’可能更多了。”作为出版人的聂震宁谈及“愁”,就直指“书愁”。
  据统计,现在全国一年出的书几乎是过去几千年留下来的书的两倍,然而这种情况下,“却总觉得好书越来越少,很犯愁。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好的荐书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公正的态度。”
  对于“书愁”,江苏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范小青认为,物质化社会求快,但很多事物有自己的速度,不能一味求快。如果快得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会让人精神有点不安。
  “这种求快对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要快,就没有时间细细打磨,快写作,快阅读,造成快餐文化,这是对创作的伤害。”范小青说。
  书香延续一座城市气质
  “我讲曾国藩家训的时候,特别喜欢讲他的一句话,他说人之气质本由天生,本难改变,唯有读书一途可变人气质。一个人的气质可以通过读书来改变。”。这是当红的“学术小生”郦波的感言。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于一座城市也是如此。苏州虽然是zhongguo第二大移民城市。但去年,由zhongguo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苏州各个方面的阅读指数,在江苏省领先,很多指标全国领先。
  延续这一城市气质,近年来,苏州更是花大力气建设书香城市:每年定期举办阅读节,身边涌现一个个图书馆,“家在苏州——悦读城市·快乐成长”等活动创新开展……无处不在的读书风尚温暖着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人们。
  “苏州是一座文化名城,苏州人的生活与读书密不可分。苏州的老百姓,因为读书更为儒雅。”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嵘说,苏州阅读节已成功举办九届。每年的阅读节都不断在总结,不断在提升,不仅培养了市民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投入其中乐在其中。这次江苏书展在苏州办,也为接下来的苏州阅读节提供了许多启发。(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