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旧闻 » 往事旧闻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浙冀近400件“国宝级”佛塔地宫文物首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新网杭州11月27日电 (邵思翊 章天启)公元977年,河北定州静志寺僧俗沿用唐代地宫,下葬舍利;几乎同时,千里之外的吴越国王钱俶奉安“佛螺髻发”的雷峰塔在浙江杭州建成。2014年11月27日,两地再一次结缘,打造最大规模佛塔地宫文物展览,来自定州静志、净众两塔和杭州雷峰塔的近400件“国宝级”佛塔地宫文物首次亮相杭州,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 
  定州地处华北平原腹地,既是工艺精巧、佛法昌盛的城邑,又是中原与北方交往,中西文化汇聚之重镇。1969年发掘的静志、净众两塔地宫,保存了精美的唐宋壁画,还出土了数以百计的北魏至北宋时期供养舍利的金银、铜铁、陶瓷、玉石、漆木、玻璃器及丝绸珍品。
  展出的文物中,仅国家一级文物就有100余件,隋、唐、北宋时期的金棺、银塔便有9件。时代最早的舍利容器“大代兴安二年”石函,最早的隋代鎏金银塔、鎏金银碗,北方地区最早的金漆木雕阿育王塔……均可称为历史之“最”。
  “定州静志寺、净众院两塔是研究zhongguo古代佛塔地宫和舍利瘗埋制度的重要实例。”定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杜会平告诉记者,地宫中文物跨越了4个朝代,其内容丰富程度在zhongguo国内首屈一指,不少可谓是“国宝级”。
  定州、杭州两地渊源正是源于静志寺地宫中发现的铁阿育王塔。在灯光的照射下,该塔呈现出淡雅的光晕,四角各立一只金翅鸟,底板上还铸有“吴越国王俶……养时乙丑岁记”共23个字。
  “当时吴越国王钱俶到开封去朝觐宋太祖赵匡胤,派人将铁阿育王塔舍入佛塔地宫。在此期间,钱俶为奉安‘佛螺髻发’而造的雷峰塔也结顶建成,这其中一定有很大渊源。”浙江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黎毓馨介绍,作为阿育王塔的多年研究者,他曾赶赴定州研究该铁阿育王塔,这最终促成了这次南北方佛塔地宫文物展。
  为与千年前的历史相呼应,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鎏金银阿育王塔塔身金棺内供奉着的“佛螺髻发”也在此次展出之列,“佛螺髻发”在佛教中地位可谓极为尊崇。这也2000年雷峰塔发掘以来的首次大规模文物展,出土的77件(组)文物均在此列,其中8件国家一级文物是第一次集体展出。
  当天,来自日本、韩国,zhongguo研究zhongguo古代佛塔地宫多位专家学者集聚在此观摩出土的文物精品,并探讨zhongguo古代佛塔地宫及舍利容器、供养器具的发展演变规律。(完)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